10月15日,从烟台市市场监管局获悉,日前,烟台市发布《烟台市加快推进新时代知识产权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计划》)。《计划》以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为核心,旨在通过三年努力,全面提升全市知识产权综合实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支持重点产业
建设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
《计划》锚定“全国一流知识产权强市”定位,提出到2027年底的一系列量化目标及任务,涵盖创造、运用、保护等多个维度。在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领域,三年后烟台市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将达到13.2件,有效注册商标超过18万件,知识产权转让、许可次数年均增幅15%以上,新培育市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不少于20家,知识产权民事案件一审服判息诉率超过85%,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体系基本建成,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显著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
围绕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烟台市对符合条件的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给予最高20万元的资金支持。评选市优质高价值专利,对获得中国专利奖、省专利奖的项目给予资金奖励。针对六大千亿优势产业及清洁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计划》提出实施专利导航工程,成效显著的导航项目可获最高10万元的支持。
如何让知识产权“创新成果”变成“发展动能”?《计划》中给出了答案。在转化机制方面,烟台市将探索“先用后付”、开放许可等新型专利许可模式,对转化成效突出的单位给予最高20万元的奖励。知识产权金融领域,将优化质押贷款流程,扩大质押物范围,开发专属金融产品。同时,鼓励保险机构开展知识产权保险,对新认定的国家专利密集型产品每件奖励最高1万元。
构建全链条
协同保护体系
加强高标准保护,需要从“被动维权”转变为“主动护航”。《计划》明确将开展专项行动打击重复侵权、恶意侵权等行为,重点提升互联网领域治理能力。推动“四大检察”融合发展,技术调查官参与专利纠纷处理,提高办案专业性。
协同保护方面,《计划》强调将深化知识产权领域府院、府检联动机制建设,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审判标准统一。完善知识产权行刑双向衔接机制,加强知识产权纠纷快速便捷处理能力。提升知识产权社会治理和行业治理能力,建立知识产权举报奖励制度。支持开展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公益维权。
深化知识产权特色领域保护。加强绿色低碳等重点产业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同时,加快建设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烟台分中心,支持企业开展知识产权海外维权,对成功维权的企业给予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的资金支持,助力企业“走出去”。
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最高可获20万元奖励
近年来,烟台市以“制度创新”不断提升治理水平。在知识产权高效能管理方面,“制度创新”贯穿始终。
《计划》明确,烟台将深入开展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工作,坚持规划引领,因地制宜开展知识产权的重大战略编制研究工作。对新认定的国家、省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示范项目给予最高30万元的奖励。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水平方面,每年认定不超过10家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给予每家最高20万元的奖励。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给予最高10万元的奖励。
《计划》指出,烟台将持续投入资金建设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编制服务事项清单。对新认定的国家、省级公共服务网点给予最高5万元的奖励。对服务效能突出的机构奖励最高15万元。人才建设方面,烟台将把知识产权人才纳入高层次人才体系,鼓励参加专利代理师等职业考试。文化氛围营造上,将开展中小学生知识产权教育,每年征集社会研究课题,提升全民保护意识。
“知识产权是创新发展的‘刚需’,也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烟台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计划》的实施将助力烟台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为环渤海地区知识产权工作提供“烟台经验”。下一步,全市将召开专题部署会,推动政策红利精准直达市场主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