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避字体侵权:定制字体,开启品牌独特之路
〖2025/9/10 8:53:07时〗 白兔商标专网提供
【字体:
大
中
小
】【
发表评论
】
信息来源:商标案例 信息整理编辑:紫藤
导读
在知识产权的广阔领域中,“字体侵权” 这一问题正日益受到关注。随着商业活动的多样化与数字化传播的普及,字体的使用场景愈发广泛,因字体引发的侵权纠纷也屡见不鲜。 在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字体侵权纠纷频发,给企业和个人带来诸多困扰。众多避免字体侵权的方法中,找设计师重新设计字体堪称最优之选,它不仅能有效规避侵权风险,还为品牌塑造独特形象提供了契机。
近年来,字体侵权案例屡见不鲜,如 “大方正诉赛林食品等字体著作权侵权案”。北大方正公司因赛林食品、新橡舟实业在 “元臻牌铁板烧鱿鱼” 包装上使用其享有著作权的方正平和体 “铁”“板”“烧”“鱿”“鱼” 5 个单字,以侵害美术作品著作权为由起诉,索赔经济损失及维权费用共 4.9 万元,同时起诉销售该产品的沃尔玛百货。法院认定方正平和体单字构成美术作品,两生产商未经许可使用涉案单字,侵害复制权,最终判令两生产商共同赔偿 1.5 万元。
此类案例警示我们,商业活动中使用未经授权字体风险巨大。从法律认定角度看,字库中的单字若通过独特设计,如笔画弧度、粗细变化等体现独创性,构成美术作品受法律保护;字库整体作为计算机程序,复制、嵌入等未经授权使用行为也属侵权。侵权判定包括未经授权使用、超出授权范围使用以及对字体进行实质性修改且未经授权等情形。一旦侵权,企业或个人不仅面临经济赔偿,还可能损害品牌声誉。
选择设计师重新设计字体的优势
(一)完全自主的版权归属
找设计师重新设计字体,能确保版权清晰归属。若由企业委托设计师设计,可通过合同明确约定著作权归企业所有,企业对字体拥有完整控制权,从根源上杜绝侵权隐患。相比使用免费可商用字体可能附带的使用条件限制,或商业字体需购买授权且存在授权范围局限,定制字体让企业在使用字体时毫无后顾之忧,无论是用于产品包装、广告宣传,还是线上线下各类商业活动,都无需担心版权纠纷。
(二)契合品牌形象的独特设计
每个品牌都有独特的定位、理念和文化内涵,设计师可根据品牌特点量身定制字体。例如,时尚品牌追求简约、潮流感,设计师会采用简洁线条、独特造型体现品牌风格;传统老字号注重传承与稳重,设计师可能从书法艺术中汲取灵感,设计出古朴大气的字体。这种定制字体如同品牌的专属标识,与品牌紧密相连,增强品牌辨识度,使消费者通过字体就能直观感受品牌个性,提升品牌在市场中的独特竞争力。
(三)长期成本效益显著
虽然找设计师重新设计字体前期需投入一定资金,包括设计师劳务费用、设计过程中的沟通协调成本等,但从长期看,这是一项极具成本效益的投资。购买商业字体授权,可能因使用范围、期限限制需多次付费,且若业务拓展超出原授权范围,还需额外支付费用。而定制字体一次性投入后,企业可长期无限制使用,随着品牌发展,定制字体成为品牌资产一部分,价值不断提升,为企业带来持续回报。
字体领域相关法律认定
(一)字库中的单字以 “美术作品” 形式受到保护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四条规定,美术作品是指绘画、书法、雕塑等以线条、色彩或者其他方式构成的有审美意义的平面或者立体的造型艺术作品。在司法实践中,字库单字能否受到知识产权法保护,关键在于其是否具有独创性。
例如在 “汉仪公司诉昆山笑巴喜案” 中,法院认为字库单字通过笔画弧度、粗细变化等设计体现了独创性,构成美术作品。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在 2020 年的某案中进一步强调,单字需 “明显有别于已有的公知字体”,且满足 “较高独特审美要求”,像复杂汉字的个性化设计,才能具备知识产权法中的 “独创性” 特点。反之,若单字仅为公有字体的常规变形,如简单加粗、倾斜,则可能因独创性不足而不受保护。对单字的侵权常见于设计产品(如产品本身、产品包装的字体使用)以及宣发平台(如海报、新媒体平台公众号、视频号的字体使用)等场景。
(二)字库整体以计算机程序进行保护
字库软件作为用于生成字体的代码化指令序列,如常见的 TrueType、OpenType 格式文件,属于计算机程序的范畴。最高人民法院在「方正诉暴雪案」中明确,字库软件是「为了得到可在计算机及相关电子设备的输出装置中显示相关字体字型而制作的由计算机执行的代码化指令序列」,符合计算机程序的定义。对字库整体的侵权行为,通常表现为将字库软件复制到服务器、嵌入其他软件或设备中使用,比如将某字库嵌入某款游戏,使得游戏的文字呈现皆通过该未授权字库;或者对字库软件的代码或字体数据进行修改,生成新的字体文件进行售卖。
避免侵权的方式
(一)深入了解字体版权知识
1.明确字体的著作权归属
原创字体由设计师或设计团队独立创作完成的字体,创作者依法享有完整的著作权,涵盖署名权、发表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等人身权利,以及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等一系列财产权利。以方正字库为例,方正公司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字体设计开发,从而对相应字体拥有著作权。
职务字体设计师在完成本职工作任务过程中创作的字体,一般著作权归属于设计师所在的法人或其他组织,但设计师享有署名权。比如某设计公司承接字体设计项目,公司设计师按要求完成的字体创作,其著作权归设计公司所有。
委托字体当一方委托另一方设计字体时,著作权归属由双方通过合同约定。若合同未明确约定或未订立合同,则著作权属于受托人。例如某企业委托专业设计师为品牌设计专属字体,若合同未约定著作权归属,那么该字体著作权归设计师所有,企业仅在约定范围内享有使用权。
2.知悉不同类型字体的版权特点
商业字体这类字体由专业字体厂商精心开发制作,如汉仪字库、造字工房推出的众多字体产品,具有较高设计水准与独特风格,版权受严格保护。使用商业字体进行商业活动,必须从字体厂商处购买正规授权,否则将构成侵权。如某知名食品品牌因在产品包装上使用未经授权的汉仪字体,被汉仪公司起诉并承担了高额经济赔偿。
免费可商用字体部分字体开发者或厂商出于推广品牌、促进创意交流等目的,将字体免费开放给公众用于商业用途,但可能附带使用条件,如要求注明字体来源、不得用于特定行业等。像思源黑体,可免费用于各类商业场景,但需遵循其开源协议相关规定。
开源字体开源字体的源代码可供公众获取、修改与再分发,在遵守开源协议前提下,可自由用于个人和商业项目。例如 Open Sans 字体,开发者使用时需遵循开源协议,不得删除或修改字体的版权声明等内容。
公有领域字体这类字体因版权保护期限已过,或创作者放弃版权等原因,进入公有领域,可自由使用,无需担心侵权问题。常见的宋体、黑体等传统字体,在长期发展中已成为公有领域字体,广泛应用于各类场景。
3.了解字体侵权的判定标准
未经授权使用在商业活动或其他可能侵犯字体著作权人权益的场景中,未经字体著作权人许可而使用其字体,属于典型侵权行为。例如某广告公司为客户制作广告海报时,擅自使用未获授权字体,即便海报仅用于品牌宣传,也构成侵权。
超出授权范围使用即便已获得字体使用授权,但如果使用方式、场景、期限等超出授权协议规定范围,同样构成侵权。比如某企业购买某字体在官网使用一年的授权,期满未续费仍继续使用,或者将仅授权用于网页设计的字体擅自应用于产品包装上,都属于超出授权范围使用。
对字体进行实质性修改且未经授权在未经字体著作权人许可的情况下,对字体进行修改,若修改后的字体与原字体在整体视觉效果上构成实质性相似,仍可能侵犯原字体著作权。例如某设计团队对一款受保护字体进行简单变形处理后用于商业广告,尽管有修改,但整体风格、笔画特征等与原字体高度相似,法院判定该行为构成侵权。
(二)选用合法合规字体
1.使用免费可商用字体推荐使用免费可商用字体资源,可在各大字体官网上查询。使用时需注意:
仔细阅读使用条款不同免费可商用字体使用要求各异。有些要求在作品中明确标注字体来源,注明字体名称及创作者或版权所有者;有些规定不得用于特定类型商业项目。使用前务必认真研读,确保使用行为合规。
确认字体版本与更新信息免费可商用字体可能发布新版本,更新内容包括字符集扩充、显示效果优化或使用条款调整。使用时应关注官方渠道版本信息与更新说明,及时获取最新版本,避免潜在版权问题或字体显示异常。
2.购买正版商用字体授权选择正规字体供应商,如知名字体厂商方正电子、汉仪字库、造字工房等。同时,要了解不同授权类型与费用:
个人授权面向个人用户,用于非商业用途,费用相对较低,一般在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具体取决于字体类型、复杂程度及厂商定价策略。
企业授权针对企业客户,涵盖各类商业活动。费用因使用场景复杂程度、期限、范围不同而差异较大,从几千元到数万元甚至更高。例如全国性连锁企业购买热门字体的企业永久授权用于旗下门店广告宣传与产品包装,费用可能数万元以上。
项目授权适用于特定项目,授权期限与项目周期相关。如影视制作公司为制作电影购买某字体在该电影项目中的使用授权,费用根据项目规模、影响力等因素确定。
(三)最好的选择,找设计师从新设计字体
找设计师重新设计字体,虽需投入时间和精力,但能为企业带来诸多长远利益。它不仅是规避字体侵权风险的有效手段,更是塑造独特品牌形象、提升品牌价值的关键举措。在品牌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定制字体将成为企业脱颖而出的有力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