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局:规制商标恶意撤三成效初显
〖2025/9/6 10:41:31时〗 白兔商标专网提供
【字体:
大
中
小
】【
发表评论
】
信息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信息整理编辑:悠乐
反复针对同一商标以连续三年不使用为由提出撤销(下称撤三)申请,长期、大量针对不同主体的注册商标提出撤三申请,明知或应知他人商标已使用仍提出撤三申请……个别申请人和代理机构将撤三制度异化为不正当竞争手段和牟利工具,恶意滥用撤三程序以达到不正当竞争、索要费用或其他不正当目的,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国家知识产权局积极回应社会呼声,作出严格规制商标恶意撤三行为的部署要求。商标局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党组的部署要求上,制定印发工作方案,扎实推进相关工作,严格规制商标恶意撤三行为。
把脉问诊 开出良方
有的放矢,方能命中靶心。近年来,商标局坚持问题导向,将政策措施的“准星”精确瞄准问题的“靶心”,总结经验,精准界定并持续规制商标恶意撤三行为。
长期、大量针对不同主体的注册商标提出撤三申请,明显超出清理闲置商标合理范畴;明知或应知他人商标已使用,仍对该商标提出撤三申请;反复针对同一商标提出撤三申请,明显增加商标注册人持有和维护商标权的成本,破坏商标注册管理秩序;代理机构曾代理委托人申请商标注册,又代理其他人对同一商标提出撤三申请……2023年以来,商标局在综合考虑申请数量、被申请撤销商标使用情况等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核查群众来信来函反映情况、梳理总结审查案例、加强数据监测分析等方式,结合个案案情综合研判,精准界定上述明显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破坏商标注册管理秩序的典型商标恶意撤三行为。
“商标恶意撤三行为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商标局在多维研判、精准识别不同类型典型商标恶意撤三行为的同时,科学界定了规制边界,有效避免打击的扩大化。”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副教授、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主任徐升权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为提高撤三申请及审查效率,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商标局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引导与规范撤三申请:及时更新申请指南,于今年5月26日在中国商标网发布修订版《申请撤销无正当理由连续三年不使用注册商标》,详细说明了申请文件的审查要求,并对初步调查证据等相关内容进行了细化和明确;发布修订版撤三申请书、撤回撤三申请书及《关于提供注册商标使用证据的通知》,提示申请人按要求提交撤销理由、证据目录等申请文件,以便于提高审查效率;在提供使用证据通知相关须知中,指导商标注册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等原则,全面、充分提交有效使用证据。
“针对申请人出于不正当竞争等目的进行商标恶意撤三,商标局进一步规范了申请文件提交要求,同时加强了对商标注册人提供使用证据的指导,能够很大程度上遏制将撤三作为工具干扰他人正常经营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商家泉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功能定位来看,商标撤三制度有助于清理闲置商标、提高商标资源利用效率,但本质上仍然属于商标确权制度的一部分,应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
“商标局严格规制商标恶意撤三行为,对具有不正当目的的申请人形成了有效震慑,减少了对正当商标权利人的恶意干扰。撤三制度的本质是解决商标‘注而不用’的问题,商标局对商标恶意撤三行为类型的精准识别、分类,以及对撤三申请初步调查证据规则的进一步细化,为申请人正当行使撤三权利提供了指引。”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商标部王芹表示。
多措并举 精准规制
为了精准规制商标恶意撤三行为,商标局着力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审查指导意见。通过进一步明确判定标准,有效提升了规制措施的精准度。
与此同时,商标局不断加强数据监测,排查异常申请行为,对撤三申请量、完成量、不予受理清单等常规数据进行日常监测,今年1月至7月,商标局通过重点排查对10多名申请行为异常的申请人按照相关审查意见进行了处置。
同时,商标局将审查中发现的自然人委托代理机构长期、大量提出撤三申请的恶意行为及代理机构伪造身份证明等线索进行移送,共涉及2名自然人、7家代理机构、440余件撤三申请。
“商标局精心构建规制制度,提升综合治理效能,通过修订撤三申请书、及时更新审查标准、强化补正机制及分级处理机制等方式,实现了源头治理和靶向治理。”徐升权表示。
在规制商标恶意撤三行为工作中,商标局注重信息共享,充分发挥全流程商标恶意注册行为人信息通报机制作用,目前,已累计向各业务条线共享各类商标恶意注册行为人线索961条,其中包括16条恶意撤三申请人线索,实现对恶意撤三申请人的全流程协同关注。
商标局坚持依法依规、公平公正,划清权益边界和保护范围,严格规制商标恶意撤三行为,取得了初步成效。今年1月至7月,商标撤三案件申请量为12.71万余件,同比减少3.17%;商标局不予受理撤三申请6736件(包含对841件恶意撤三申请予以规制),同比增长58.91%。与此同时,撤三申请形式审查补正率逐月下降,从今年4月的38.55%下降至6月的6.88%,撤三申请行为趋于规范。
加强协作 凝聚合力
为了形成合力规制商标恶意撤三行为、加强对商标恶意撤三行为的线索核查,国家知识产权局强化部门协同,着力建设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司、商标局共同研究如何发挥地方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和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作用,更好服务合规经营企业、开展规制商标恶意撤三行为工作。今年7月9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商标恶意“撤三”行动协同保护核查工作的通知》,拓展基层商标恶意撤三行为线索反映渠道,促进发挥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效能。同时,商标局还注重沟通交流,积极与各级人民法院就规制商标恶意撤三行为的法律适用、案件审查等进行交流研讨,在规制重复撤三行为等方面进一步加强行政司法协同配合。
此外,商标局积极开展宣传引导,派员授课,介绍规制商标恶意撤三行为的工作背景、举措和审查要求,及时传递严格规制相关行为的信号,增进业内对相关工作的认同,营造了合力规制商标恶意撤三行为的良好氛围。
“商标局贯彻社会共治理念,凝聚社会各界共识,纵向联动地方、横向衔接司法,突破了单一部门局限,而且还以沟通促理解,多渠道与商标代理行业进行交流,以行业认同巩固治理成效。”徐升权表示,在规制商标恶意撤三行为工作中,商标局通过一系列创新实现了从“被动应对”向“高效治理”的转变,构建了一套覆盖“预防-识别-规制-共治”全链条的现代化治理体系,有效净化了市场秩序,为优化营商环境和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商标恶意撤三行为不仅扰乱了商标注册秩序,也严重损害了代理行业的整体声誉。我们坚决支持和贯彻落实商标局严格规制商标恶意撤三的系列务实举措。”中华商标协会秘书长吴东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协会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通过组织开展培训、调研等形式,宣传引导代理机构合规经营,帮助经营主体掌握撤三申请规范与使用证据提交要求,加强诚信理念宣传,凝聚社会共治共识。(记者 王国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