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浙江、江苏、福建、湖北、重庆、贵州、陕西知识产权新闻动态一览

〖2025/9/3 7:43:39时〗 白兔商标专网提供

【字体: 】【发表评论
信息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  信息整理编辑:紫藤
 
        近日,上海市知识产权局聚焦“优化营商环境”主题,举办“政府开放月”活动,近百名企业、媒体和市民代表走进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市知识产权局行政服务中心,实地了解上海知识产权事业改革发展现状,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等惠企政策服务。
在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宣传展厅,公众代表通过实物模型、图文展示深入了解上海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探索和创新举措;通过参观受理窗口、口审庭、调解室等功能区域,了解专利预审服务、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和行政调解等重点工作。
座谈交流会上,上海保护中心介绍了中心职能、服务范围及专利预审服务、海外维权援助等工作流程及相关典型案例。公众代表们结合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中遇到的问题积极互动交流。

        在市知识产权局行政服务中心,局知识产权代办处负责人和相关业务骨干围绕专利申请政策、专利质押、许可备案及开放许可声明业务、专利缴费及费减业务、商标申请业务等内容开展实务培训并现场答疑,帮助解决企业问题。

        下一步,市知识产权局将总结活动经验、优化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的政府开放活动,切实增强政民互动、政企互动的质量和实效。

        日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一行赴浙江省衢州市调研采风,其间,中国知识产权报社与衢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签订了专项合作协议。

        通过签署专项协议,双方将共筑宣传高地,更好地总结、推广衢州市知识产权工作在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的各项成就与经验,多层次、多角度、立体化地讲好衢州知识产权故事,为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力量。

        近年来,衢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以知识产权全链条集成改革为突破口,赋能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乡村振兴和营商环境优化,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下一步,衢州市将进一步深化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建设,增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能力,创新活动载体和传播形式,扎实推进合作事项,共同讲好衢州知识产权的精彩故事。

        近日,江苏省知识产权局、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开展2025年度专利商标行政执法案件检查工作,进一步规范江苏省专利商标行政执法行为,提升执法质量。

        这是江苏省第六年组织开展专利商标执法案件检查,具有四个方面特点:对标减负要求,突出引导基层执法力量更加注重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部门联动指导,首次由省知识产权局、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组织开展,统一案件检查标准,推动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专业指导和业务指导形成合力;检查方式丰富,检查采用“抽查”与“推荐”相结合的方式,既通过随机抽查摸排底线,又采用择优推荐打造高线,实现立体化、多角度评价基层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工作;检查标准明确,制定发布了专利纠纷行政裁决案件和专利商标行政处罚案件检查标准,由基础标准、文书规范标准两个方面组成,涵盖10项具体内容,进一步明确了主体适格、证据规范、法律适用、文书制作,以及立案、取证、审理、结案等要求,具有较强的指导性。

        下一步,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将联合法院、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采取基层互评、专家点评、集中会评的方式,查找问题、总结经验、推动工作、提升质量,并督促指导各地以此次案件检查为契机,围绕行政执法重点环节,分析问题,查找原因,举一反三,开展专项整改。

        近日,由福建省委省直机关工委、省政协提案委员会、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主办的“强企先锋面对面”市场监管(知识产权)政策解读宣介活动在福州市举行。

        活动现场邀请了知识产权领域管理人员和专家分享了知识产权助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实践经验与创新举措。与会领导共同为新版“福建市事通”综合赋能平台举行上线启动仪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有关处室负责同志介绍了新版“福建市事通”综合赋能平台的服务功能和使用方法。

        互动环节,多名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有关处室负责同志、服务机构专家围绕政策落实、政务服务、市场环境、专利申请与保护等企业关切问题现场进行了互动解答。

        近日,湖北省知识产权局召开推进知识产权资本化产业化调研座谈会,旨在聚焦知识产权这一创新发展的核心要素,提升湖北省知识产权资本化产业化水平,不断优化科技金融供给,更好支撑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会议指出,知识产权资本化产业化是科技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的关键纽带。将知识产权转化为资本,既能为科技创新注入金融活水,破解融资难题,又能促进创新成果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会议强调,推进知识产权资本化产业化是激活创新动能的关键举措,湖北省知识产权局将进一步加强与各单位的协同配合,着力破解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中的难点堵点,加快构建知识产权金融综合服务体系,推动知识产权金融基础建设、多元化融资体系、金融生态要素等取得突破,大力提升知识产权赋能重点产业发展能力,不断提升湖北省知识产权资本化产业化水平,为湖北高质量发展和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提供有力支撑。

        为深化落实现代化新重庆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大会精神,扎实推进构建“融贷转投易”一体的国际知识产权运营机制改革,着力增强知识产权融资对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撑能力,近日,重庆市知识产权局联合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重庆市财政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重庆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发展的若干措施》。

        若干措施紧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围绕建立质押融资快速通道、创新“渝知贷”产品体系、降低融资服务成本、强化知识产权质押风险分担、深化信息共享和政企协同、强化融资服务能力建设等关键环节打出组合拳,加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产品和服务创新,夯实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保障,帮助企业盘活知识产权资产,更好运用知识产权金融工具获得创新红利。

        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完善“政务·知识产权在线”数字化应用等,打造质押融资快速通道;探索“科技信贷+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叠加信用贷款模式、“银行+保险+知识产权”联动互补融资模式等,聚力打造“渝知贷”质押融资产品矩阵;鼓励金融机构结合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标准及智能化评估模型工具建立知识产权价值内部评估体系等,降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成本;将符合条件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担保业务纳入科技专项担保计划等,强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分担机制;鼓励金融机构打造知识产权融资特色金融服务港湾等,强化知识产权融资服务能力建设;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高质量发展协同机制等,强化质押融资工作保障。

        近日,贵州省知识产权局联合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共同举办数据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政银企对接会,旨在通过政银企协同,破解企业数据资产融资难题,为贵州省聚焦算力、数据、应用、产业做强做优数字经济注入金融动能。

        会上,贵州省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系统解读《数据知识产权质押登记指引》和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资助政策;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贵州省支持工业领域数字化转型的若干政策措施》和申报流程;贵阳大数据交易所相关负责人分享“数据交易生态构建与价值挖掘路径”,为企业数据资产市场化运作提供实践参考。4家银行工作人员介绍数据知识产权金融产品的申请条件、审批流程和成功案例。企业代表与金融机构、服务机构就数据资产确权、登记、评估、质押等内容开展交流,现场达成多项合作意向。

        下一步,贵州省知识产权局将联合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部门按照贵州省数字经济发展推进会安排部署,以(数据)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惠企为抓手,优化数据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完善评估体系建设,推动数据知识产权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为贵州省做强做优数字经济注入新动能。

        近日,陕西省知识产权局等四部门印发《进一步提升高校院所专利转化运用效益形成长效机制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以系统性政策举措推动专利技术向现实生产力加速转化。

        《措施》立足陕西省专利转化运用工作实践,聚焦“盘活存量专利、激发转化动力、构建转化生态”等工作维度,靶向施策,通过13项举措形成政策合力。一方面,着眼当下专利转化运用提质增效,深化存量专利盘点、畅通供需对接渠道,推动专利技术精准匹配产业需求;另一方面,注重长效机制建设,完善专利确权评估、强化转化政策激励、健全全链条服务体系,从制度层面打通转化“梗阻”,切实推动高校院所专利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近年来,陕西省创新实施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灵犀”计划、启动“黑马企业”培育、深化知识产权金融改革,为专利转化运用“铺路搭桥”,推动专利供给与产业需求“双向奔赴”。

        下一步,陕西各有关部门将以《措施》落地实施为抓手,横向联动、纵向带动,持续优化服务体系,丰富金融产品类型、拓展“灵犀”计划服务场景,不断释放专利价值,助力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为构建具有陕西特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