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激励政策促发展!西安出台促进知识产权发展和保护实施细则
〖2025/8/26 8:08:55时〗 白兔商标专网提供
【字体:
大
中
小
】【
发表评论
】
信息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信息整理编辑:咖啡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活城市创新动能,近日,陕西省西安市出台《西安市促进知识产权发展和保护实施细则》(下称《实施细则》),立足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明确一系列激励政策,为西安加快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和知识产权保护高地注入强劲动力。
“今年3月,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西安市促进专利转化运用保护若干措施》提供了方向指引,而《实施细则》为专利转化运用等工作明确了具体的实施路径、责任分工和服务保障,其核心在于构建一个全要素融合、全链条贯通、全周期服务的知识产权发展保护生态体系。”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
促进知识产权有效供给是《实施细则》的一项重点。政策措施如何体现有效供给?《实施细则》的落脚点在“质”的提升。
在推进高质量专利供给方面,《实施细则》明确,将引导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创新机制,按照其高价值发明专利及开放许可增量排名,年度奖励前10名单位;在激励高价值专利创造方面,《实施细则》以荣获中国专利金奖、银奖、优秀奖,陕西省专利奖一等奖、二等奖、优秀奖为依据,提供相应的奖励,从源头上助力专利质量提升。
“通过建立完善的评价与激励机制,《实施细则》旨在引导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将资源投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产出具有战略意义和市场前景的高质量专利,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同时,为激发高校、科研院所创新的“源头活水”,针对高校、科研院所专利“重申请轻转化”的痛点,《实施细则》提出应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就地转移转化专利技术成果。就地转移转化,意味着实验室的创新成果能够及时、有效地在西安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这不仅是破解‘沉睡专利’难题的关键路径,更是将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本地产业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提到。
架设转化运用“高速路”
如何更有效地推动专利转化运用,为创新成果走向市场架设“高速路”?《实施细则》将企业定位为核心引擎与关键转化阵地,并围绕企业需求设计了精准支持路径。《实施细则》指出,将重点支持企业,特别是初创科技企业(注册成立3年内)承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利成果,并推动其实现产业化发展。
“初创科技企业往往拥有前沿技术构想和强大创新活力,却普遍面临资源匮乏、验证周期长的困境,是专利转化链条中最需要助力的关键一环。”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解释。为此,《实施细则》为这类企业量身打造了扶持通道:对依托高校、科研机构及自研专利技术成果实施产业化运营,经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审定的专利产业化发展项目,提供专项资金支持。这一措施将有效缓解这类企业普遍存在的早期资金压力。
不仅如此,《实施细则》还强调要推动知识产权与标准融合。该细则明确,对参与编制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中融合标准必要专利的单位将给予重点支持与激励。
“一方面,标准必要专利能显著提升技术的市场主导地位和许可价值,为企业带来长期稳定收益;另一方面,它使企业从单纯的技术提供者跃升为行业规则制定者,极大增强在产业链中的话语权和竞争力。”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标准这一“技术规则”的纽带,可以让西安的创新成果更广泛地嵌入全球价值链,实现从“技术领先”到“规则引领”的跨越,为专利转化运用开辟更高维度的价值实现路径。
营造安心创造“暖环境”
拓展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培育知识产权品牌服务机构、推进知识产权服务标准化、开展知识产权公益服务、强化知识产权信息利用……这一系列举措是西安不断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效能打出的一套“组合拳”。
《实施细则》支持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对知识产权交易服务成效显著的单位,给予相应奖励;同时,支持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服务机构等开展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对经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审定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项目,给予资金资助。
此外,《实施细则》提出要大力支持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一方面,激励建设高水平的知识产权交易、运营、法律、咨询等品牌服务机构,提升整体服务能力和国际化水平;另一方面,特别关注中小微企业的需求,支持服务机构为它们提供“一对一帮扶”或“集中托管”等普惠性、公益性服务,解决其在知识产权管理上的“小、散、难”问题。
“《实施细则》通过细化激励政策,打通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的全链条,将高效推动高校、科研机构专利转化,有效促进创新成果与产业需求紧密联系,并激励提升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进一步激发西安市创新主体的活力。同时,《实施细则》将有效激励西安市企业开展海外知识产权布局,助力地理标志等特色资源走出国门,提升知识产权保护与服务的规范化、国际化水平。”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记者 张彬彬 通讯员 李文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