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售假冒泡泡玛特手办,主犯获刑4年!

〖2025/8/7 16:31:24时〗 白兔商标专网提供

【字体: 】【发表评论
信息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信息整理编辑:悠乐
 
        出厂价仅3至5元的假冒“泡泡玛特”手办玩具,加价10%后转售给网络平台上的多个直播间,最终以二三十元的价格流入买家手中。近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下称朝阳区法院)审结一起侵犯著作权罪刑事案件,认定被告人朱某委托玩具工厂生产假冒泡泡玛特“温度”系列、“夜之城”系列玩具产品,并转卖给他人在直播间售卖的行为构成侵犯著作权罪,判处其有期徒刑4年,罚金60万元。目前,该判决已生效。

        “中间商”被提起公诉  

        近年来,北京泡泡玛特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下称泡泡玛特公司)出品的“温度”系列、“夜之城”系列手办成为年轻人喜闻乐见的产品。在产品大卖的同时,有个别不法分子“嗅到”了商机,朱某便是其中一员。  

        2023年7月至2024年1月间,朱某委托宁某、彭某某,在位于江西省抚州市黎川县的某动漫科技公司内专门生产、销售假冒泡泡玛特公司的“温度”系列和“夜之城”系列玩具产品。在此期间,朱某向宁某支付的货款共计60余万元。这些假冒产品并非局限于小范围流通,其中部分产品流入了廖某某、李某某等人经营的多个直播间,进而销售到全国多个地区。  

        泡泡玛特公司工作人员发现上述情况后,向朝阳区公安机关报案。  

        朝阳区公安机关民警在对某动漫科技公司进行查处时,起获了大量假冒的泡泡玛特公司玩具产品,数量高达8万余件。经评估,这些假冒产品价值共计40余万元。综合来看,朱某此次制售假冒产品的经营额达到了100余万元。2023年12月21日,朱某被朝阳区公安机关抓获归案。2024年11月12日,朱某被批准逮捕。  

        2025年5月14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向朝阳区法院提起公诉,指控被告人朱某犯侵犯著作权罪。公诉机关认为,被告人朱某以营利为目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美术作品,情节特别严重,其行为触犯了我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之规定,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侵犯著作权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在庭审过程中,被告人朱某当庭对公诉机关指控的事实及罪名没有异议,并表示认罪认罚。朱某辩护律师提出的主要辩护意见为:被告人当庭自愿认罪认罚,没有前科劣迹,非法获利较少,请求法院对其从轻处罚。  

        在该案审理期间,朱某的家属代其退缴了违法所得12万元。         

        构成侵犯著作权罪  

        朝阳区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对公诉机关提供的证人证言、书证、鉴别意见等证据材料进行了细致核查,包括证人宁某等人的证言,泡泡玛特公司报案材料、作品登记证书、鉴别意见书,物证照片,某动漫科技公司出货明细,以及扣押清单,到案经过,被告人供述等证据。  

        朝阳区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朱某伙同宁某等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著作权人美术作品,经营额达100余万元,系具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其行为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触犯了刑法,已构成侵犯著作权罪,依法应予惩处。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朱某犯侵犯著作权罪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指控罪名成立。鉴于被告人朱某当庭自愿认罪认罚,没有前科劣迹,积极退缴部分违法所得,法院依法对其从轻处罚,辩护人的相关辩护意见也得到了法院的酌情采纳。  

        最终,朝阳区法院判决被告人朱某犯侵犯著作权罪,判处有期徒刑4年,罚金60万元。判决作出后,朱某当庭表示不上诉。目前,该判决已生效。  

        据了解,某动漫科技公司生产商宁某、彭某某犯侵犯著作权罪,直播间销售商廖某某、李某某、陈某某犯销售侵权复制品罪,分别在另案中被朝阳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目前,判决均已生效。         

        加大“一体打击”力度  

        近年来,此类制售假冒知名手办玩具的侵权案例时有发生。有专家表示,相关案件的判决彰显了我国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坚定决心和力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任何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这不仅是对权利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也是对正常市场秩序的维护。  

        该案主审法官王杨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述案件的刑事司法处理涵盖了整个侵权链条,从源头委托生产到具体产品制造再到终端网络销售,体现了朝阳区法院对“上游制造+中游流通+下游销售”一体打击的决心,形成了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的闭环治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益繁荣,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越来越重视对于自身享有的知识产权的保护。在我国,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主要由民法典以及专门法进行规范。但当某些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情节严重、危害社会时,就不再只是民事侵权责任问题,而是有可能上升为犯罪行为,需要适用刑法追究刑事责任。”王杨进一步谈到,该案为市场参与者敲响了警钟,提醒广大经营者要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尊重他人的智力成果,合法合规经营,切勿触碰法律红线,否则必将付出沉重的法律代价。(记者赵瑞科  通讯员黄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