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万张假冒商标标识背后的利益链,看检察机关如何突破

〖2025/8/7 8:34:18时〗 白兔商标专网提供

【字体: 】【发表评论
信息来源:快资讯  信息整理编辑:悠乐
 
        知识产权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假冒伪劣产品,不仅侵害品牌企业合法权益,更扰乱了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上海市奉贤区检察院依法办理了一起知识产权刑事附带民事案,相关犯罪嫌疑人依法受到惩罚。

        基本案情
              
        2022年夏天,一场看似平常的朋友聚会,却成为了违法犯罪的开端。连某某到朋友家做客时结识了胡某甲,彼时胡某甲正忙于售卖假冒C品牌的水笔,并抱怨自己没有该品牌字样的不干胶。

        连某某敏锐嗅到“商机”,表示自己正好在卖不干胶,可以打板生产,二人一拍即合。很快,连某某在某电商平台找下家打板生产不同颜色的假冒C品牌的不干胶,加价卖给开网店的胡某甲……

        2022年8月,胡某甲在某电商平台开设了两家网店,销售C品牌文具。在店铺刚开张时,为了店铺推广,他会从正规批发商处采购正品文具销售。不久,他发现仅销售正品文具利润微薄,在利益的驱使下,便开始在网上寻找低价笔厂进货,并将从连某某处购买的假冒C品牌不粘胶贴到笔杆上,再装入笔盒内销售。同时,将笔盒、不粘胶等材料提供给亲弟弟胡某乙、胡某丙夫妇,拉着弟弟“共同致富”。
2023年3月24日,C品牌公司向民警反映称某网店在未经其公司授权的情况下,对外大肆销售假冒C品牌文具。经侦查发现,该网店经营人为胡某甲等人,2023年7月18日,民警遂至广东省将其抓获。

        经查,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间,被告人连某某未经权利人许可,生产带有C品牌注册商标标识的不干胶,并销售给胡某甲、胡某乙、胡某丙等人共计30万余个,价值人民币(以下币种同)9000余元。
              
        胡某甲等人未经权利人许可,批发购进已贴有假冒注册商标的C品牌中性笔,又在笔上黏贴上述不干胶后,通过线上店铺销售至本市奉贤区等地,其中胡某甲销售金额为40余万元;胡某乙、胡某丙销售金额为13万余元。
              
        综合履职提前介入,依法分案分层分类处理
              
        奉贤区检察院梳理犯罪链条,发现非法制造商标、标贴、购买假冒文具出售的各个环节涉及的犯罪嫌疑人及商品各不相同,犯罪行为混合交织。为保证罪名适用和分层处理的准确,承办检察官督促公安机关加强对各环节行为人主观明知、事先共谋、主要犯罪行为等证据的收集。
              
        承办检察官坚持社会危害性的综合评价标准,在严格把握犯罪金额、违法所得等基本犯罪情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胡某乙、胡某丙主动投案并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具有自首情节,且犯罪较轻,自愿认罪认罚,已取得被害单位谅解,可酌情从轻处罚。通过公开听证听取听证员、人民监督员和公安机关、权利人、辩护人意见,依法对胡某乙、胡某丙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
  
        优化行刑衔接,实现保护闭环
              
        对犯罪嫌疑人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并不意味着其无需承担任何法律后果,他们依旧要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为确保司法执法公正,奉贤区检察院开展行刑反向衔接工作,实现刑事处罚与行政处罚“无缝对接”。
              
        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因此,在行刑衔接过程中,承办检察官主动联系胡某乙二人所在的行政处罚管辖地检察机关、市场监管局,详细沟通交流案件情况,认真听取对方意见,综合评判行政处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相关意见得到了当地检察机关和市场监管局的认可。奉贤区检察院通过向胡某乙二人所在地的市场监管局制发检察意见书,跟踪确保行政处罚落实到位。
              
        保障权利人实质性参与刑事诉讼权利
              
        奉贤区检察院及时向C品牌公司送达《知识产权刑事案件被害单位诉讼权利义务告知书》,告知其作为被害单位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认真听取其意见诉求,得知了C品牌公司想要行使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权利,并希望得到检察机关的支持。奉贤区检察院依托区公检法共同签订的《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备忘录》,与法院协商沟通研判,并多次与双方当事人沟通,依法促成赔偿合意。最终,以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对连某某提起刑事并附带民事诉讼。法院将民事诉讼请求与刑事部分合并审理并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后双方自愿达成协议,连某某一次性赔偿商标权利人经济损失30000元,现已履行完毕。
              
        处罚情况
              
        法院采纳了检察机关的指控意见,以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
              
        判处连某某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宣告缓刑一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二千元;
              
        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判处胡某甲有期徒刑三年,宣告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二万元。
              
        奉贤区检察院依法对胡某乙、胡某丙相对不起诉,并向相关行政机关制发检察意见书,建议对二人作行政处罚。最终,行政机关对胡某乙、胡某丙作出以下行政处罚:
              
        没收违法所得11046.81元;对商标侵权行为处违法经营额2倍罚款278970.12元,合计罚没款290016.93元。

        奉贤区检察院强化知识产权综合保护,不断完善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以及跨区域、跨部门之间的协作机制,持续细化内部办案标准和程序规范,切实提升知识产权全链条、全生命周期保护履职能力,为护航企业健康发展、服务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坚实的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