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构建涉外知识产权保护“四项机制” 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发展
〖2025/8/6 8:48:59时〗 白兔商标专网提供
【字体:
大
中
小
】【
发表评论
】
信息来源:山东市场监管 信息整理编辑:悠乐
山东坚持对中外企业同等保护原则,通过构建全链条法治保障、多维度联动保护、精准化风险防控、高效能维权服务四项机制,全方位筑牢涉外知识产权保护屏障,多项做法为全国首创,经验做法入选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典型案例。
1构建全链条法治保障机制,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在全国率先出台专利纠纷行政裁决和行政调解省政府规章,明确省级涉外专利裁决权,省知识产权局组建了兼具法律职业资格与专利代理师资格的专业团队,年均办理涉外案件5件以上,其中2024年办理的涉外农药化合物发明专利侵权纠纷案件,在全国首次引入实验方法还原工艺流程的鉴定,入选全国专利行政保护十大典型案例。聚焦外商投资企业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创新知识产权专员制度,建立与外资企业常态化沟通机制,为681家外资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保障,更好帮助企业解决知识产权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全链条法治保障机制的形成,让国内外企业在山东市场获得平等保护,切实营造出公平竞争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2构建多维度联动保护机制,形成协同高效的保护环境山东着力构建 “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内外联动” 的多维度联动保护机制,通过内外协同凝聚护企合力。在省内层面,统筹全省8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3家快速维权中心,为400余家外资合资企业提供一视同仁的快速协同保护服务,打通“快速授权、快速确权、快速维权”绿色通道。在国际层面,深化交流合作平台建设,连续举办6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知识产权保护政策闭门会等专场活动,先后举办中法、中非地理标志保护论坛,覆盖跨国公司200余家,搭建了多元化国际合作桥梁。内外联动的保护格局,有效凝聚起涉外知识产权保护的强大合力,为企业营造协同高效的营商环境。
3构建精准化风险防控机制,筑牢稳健出海的安全环境针对出海重点产业,实施30个海外侵权风险防控项目,提供定制化风险防控方案。支持100余家行业协会、专业服务机构等社会组织建设专业化防控体系,推动形成“企业主体、机构支撑、行业联动”的风险共治格局,2024年以来精准监测海外专利侵权、商标抢注等风险信息2045条,发布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预警报告82个,针对高风险领域企业开展定向预警971次,帮助企业提前规避潜在纠纷。创新推出金融支持政策,对企业投保海外侵权责任险给予60% 保费补贴,2024年以来已为企业提供3792万元的风险保障,大大降低了出海企业的知识产权风险。多环节紧密衔接的风险防控机制,支持企业更加安全、高效“走出去”,让企业出海更有底气。
4构建高效能维权服务机制,打造便捷有力的维权环境山东聚焦企业海外维权痛点难点,布局建设10家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分中心,在全国首创并持续开展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海外布点工作,在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布局海外公益服务点并提供风险预警、展会咨询、维权援助等服务,探索“政府+国内专业机构+海外专业机构”三方共建模式,打造了覆盖全省、拓展至13个国家和地区的立体化海外维权援助服务体系。2024年以来各中心及服务点已为企业出具定制化维权方案60余份,涵盖纠纷应对策略、证据收集指引、海外法律适用分析等关键内容。成功指导企业应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56件,避免和挽回直接经济损失数亿元。协调专家资源跟进服务,邀请知名专家团队开展“助企远航齐鲁行”活动,深入企业园区靠前服务,对240家重点联系企业提供“点对点”海外维权指导。高效能维权服务机制切实畅通了海外维权渠道,让企业在国际市场遇到纠纷时能获得全周期、多层次的支持,有效推动本省企业知识产权合法权益在海外依法得到同等保护。
通过四项机制的协同发力,山东全方位提升涉外知识产权保护效能,既为外商投资企业提供了优越的国际化营商环境,又为本省企业“走出去”筑牢安全屏障,助推了国内国际市场的大循环,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