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北京知产法院集约改革,助审判质效进入“快车道” | 智汇京知

〖2025/8/3 8:40:03时〗 白兔商标专网提供

【字体: 】【发表评论
信息来源:北京商报  信息整理编辑:咖啡
 
        编者按    

        为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理念,切实促进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提质增效,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深耕集约化改革路径、探索智慧法院建设,以高效司法资源配置、创新审判管理机制、便捷司法服务模式,为当事人带来更加顺畅的司法服务。近日,多家主流媒体跟随“行走京华大地  感悟思想伟力”主题采访团的脚步走进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探索改革法院的工作成效,@知产北京特推出“智汇京知”专栏,以此为窗,带您探寻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创新、改革、高效的不同侧面与发展成效。

        作为中国首批知识产权专门法院,自2014年11月成立起,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便肩负着集中审理全国商标、专利等授权确权行政案件的职责,是全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桥头堡”。

        在全国4家专门的知识产权法院中,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拥有最广的案件类型,且今年一审案件占比达90%以上,也审理了一批涉及关键核心技术、具有广泛影响的案件,曾促成华为三星全球和解、认定“龙芯”指令集系自主知识产权指令集架构。

        面对持续增长的案件量,北京知识产权法院通过深化电子化与集约化改革,显著提升了审判效率与司法服务水平。在立案环节,法院大力推广最高人民法院统一的示范文本,当事人可通过导诉台二维码下载并获专人指导填写;现场立案窗口采用封闭设计保障信息安全,并实现信息录入、票据开具及立案材料随案电子化生成。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多措并举方便当事人诉讼,目前网上立案率高达94%,在线庭审率超过85%,其中商标驳回复审类案件在线庭审率更是达到97%,极大降低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北京云法庭”系统保障了在线庭审的安全与规范,电子卷宗随案生成、庭审“左看右审”的模式也大幅减少了对纸质卷宗的依赖。

        同时,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推行集约送达、集约排期、集约上诉等改革措施,大幅剥离法官团队审判辅助事务性工作,助力审判质效提升,实现“简案审出速度、繁案审出精品”。集约送达中心送达量同比提升13.3%,送达时长显著缩短。集约排期中心整体调度同类案件开庭时间,统一了审理节奏。集约上诉中心则统一处理上诉流程的各项事务性工作,移送周期提速。

        提质增效成效显著。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立案庭副庭长王敏表示:“诉讼全流程的电子化为法院进一步提质增效提供了重要支撑,法官团队减少了同质化的事务性辅助工作,更能集中精力于案件实质审理,法官人均结案数从2022年的342件跃升至2024年的480件,今年上半年审限内结案率达到93%,同比大幅提升。”

        此外,王敏还介绍道:“建院以来收案年均增长11.4%,近两年,由于我院注重‘抓前端、治未病’,开展多元调解,减少了纠纷形成诉讼的数量,收案量开始出现小幅回落。”(记者  郭秀娟  实习记者  王悦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