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港”牛奶不供港,擦边商标终将被市场“驳回”
〖2025/5/20 7:58:26时〗 白兔商标专网提供
【字体:
大
中
小
】【
发表评论
】
信息来源:新京报 信息整理编辑:咖啡
监管部门不妨完善商标审查和消费者保护机制,重视核查产品使用场景的真实性和消费场景的复杂性。
“供港”牛奶实际并不供港?又一企业被质疑玩文字游戏。
据报道,日前,多位消费者向投诉平台反映,深圳市晨光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供港壹号”盒装牛奶,实际并未供应香港,打商标注册擦边球,存在误导消费者的嫌疑。
从酱油、酸奶到猪肉,近来,多个商家被曝光绞尽脑汁用商标打擦边球。此次的“供港”牛奶事件,再次引发争议。
顾名思义,“供港”很容易被理解为供应香港。然而,记者就此问题咨询晨光乳业官方客服时,对方称“供港壹号”是2017年为纪念香港回归20周年推出的纪念版包装,且承认该产品“并不供应香港”。
由于供港产品普遍被视为具有“更高品质”,因此消费者往往把“供港”二字与高品质挂钩。由此,一些企业在商标注册和产品营销中也会看重这一点。
据报道,深圳市晨光乳业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四十余年历史的企业,曾被有关机构评为“全国最大鲜奶出口企业”。在发展历程中,该公司也指出其鲜奶产品曾供应香港。
而晨光乳业曾多次申请“供港”相关商标,包括“供港”“直供港”“供港壹号”“供港贰号”等,但多个申请被驳回、不予受理或驳回审查中。其中,“供港壹号”商标注册成功,商品及服务包含肉、牛奶等。在晨光乳业的产品矩阵中,“供港壹号”相关产品是重要组成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晨光乳业并非唯一看重“供港”字眼的企业。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中国商标网上搜索“供港”商标,共检索到123件商标,包括“供港菜”“供港生鲜”“供港猪场”等,但其中多数商标申请被驳回。
商标法的立法初衷是保护企业知识产权、防止市场混淆。然而,现实中,一些企业却可能会利用商标审查的主观性差异和实际使用场景的复杂性,在商标内容中做文章,在使用中通过“文字游戏”制造营销卖点。
例如,实际并不供应香港市场的“供港”产品,就可能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从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
近期曝出的食品领域一系列的“心机商标”现象,说明在商标申请审查和商标使用监管中,需更加重视核查相关产品使用场景的真实性和消费场景的复杂性。
监管部门不妨以此事件为契机,完善商标审查和消费者保护机制,对涉嫌玩套路、误导消费者的商标和商家进行合理甄别和依法处置。
实际上,即使企业商标注册成功,也并非就万事大吉。商标法规定,已经注册的商标,如违反该法规定,或者是以欺骗手段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的,该注册商标也将无效。
这意味着,商标的注册和使用,仍需接受审查机构、市场监管部门和消费者的监督。
商标注册和使用应以“不误导消费者”为底线。近年来,多个擦边商标遭曝光意味着,随着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完善和消费者维权意识的提升,市场对擦边营销的容忍度正逐渐降低。
这也要求企业,在产品营销中要回归诚信,打造“明明白白、童叟无欺”的产品和市场。若玩套路、以擦边商标收割消费者信任,恐遭市场“驳回”。
毕竟,合理合规的商标策略和踏踏实实的产品营销,才是企业行稳致远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