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三七”拿下首个证明商标 破冰云南地理标志注册

〖2005-5-21 12:55: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发表评论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xwbj#
 #xwtp#春城晚报消息: 

  
    记者昨日(20日)从省工商局商标管理处获悉,由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三七特产局申请注册的“文山三七”证明商标,已于日前获得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的核准注册。“文山三七”成功注册我省首个证明商标,实为云南地理标志注册的破冰之举。

     成功注册推进产业升级

    “文山三七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由文山三七特产局于2003年12月开始申报,并于2004年12月21日通过国家商标局初审,经过3个月的公告期,到今年3月21日公告期结束时无任何异议,成功注册。”省工商局商标管理处有关人员告诉记者。

    “文山三七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所有人为文山三七特产局,但根据商标法的有关规定,它并不能使用这个商标,而是要由符合条件的种植户和加工企业来使用。要取得使用权必须向特产局申请,由特产局的委托专门机构对申请者进行鉴定后,条件达标才能使用”。商标管理处工作人员补充。

    “证明商标注册成功使用后,最直接的作用是通过规范行业标准、树立品牌达到提高产品价值的目的,最终达到产业升级的目的”,文山三七特产局雷局长告诉记者。

    因为要取得证明商标使用权的农户或企业,首先要达到使用所规定的标准。因此,企业和种植户就会自觉按照一定标准进行种植,从选种、种植到加工、销售都会按规范做,这势必会提高产品质量,从而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在利益杠杆的调节下,更多的人会加入其中。在按规范标准生产种植的良性循环中,整个三七产品品质将得到提升,价格也会随之提高,产品将更有竞争力。同时,一些小、弱、散的种植和加工企业则将被淘汰出局,三七种植和加工将形成区域化、规模化。如果出现没有取得使用权而打出“文山三七”牌子的行为,就算你的种植、加工都在文山境内,都将被定为侵权行为。

     拥有了证明商标,标志着拥有了进入国内国际市场制高点的通行证,并将为云南三七产业的发展构筑坚实的基础平台。

    “文山三七”的产业榜样

    在为“文山三七”证明商标的成功注册欣喜的同时,证明商标零的突破却也显现出云南特色产业发展的软肋。

    “全国已核准110件证明商标,其中浙江省的证明商标已达22件,云南今年才有了1件,相比之下差距很大”,商标处李先生告诉记者,“云南拥有多样性的气候和复杂的地形地貌,物种资源非常丰富,很多农产品只有在云南才能种植。但在优越的条件下,我们的证明商标却到今年才成功申请了1件,这说明云南农业经济不发达,人们用商标保护自己利益的意识还很淡薄”。

    李先生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利用商标注册进行自我利益保护观念意识落后。

    据了解,云南目前已进入证明商标申报程序的产品有“云南烟叶”、“罗平黄姜”、“呈贡宝珠梨”、“洱源独蒜”、“宣威火腿”等。正在准备申报的有“富源魔芋”、“富源大河乌猪”、“墨江紫糯米”、“陆良马铃薯”、“石屏豆腐”、“丘北辣椒”等。

    链接

    地理标志是指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并且该商品的特写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

[相关新闻:见本网2004-7-17日报道《“文山三七”冲刺证明商标》,或使用“行业信息”搜索功能,输入关键词——文山三七]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