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标,利耶弊耶?
〖2005-5-21 12:07: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大
中
小
】【
发表评论
】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xwbj#
#xwtp#
解放日报消息:
喜悦:5万元;牛奶奶:5万元;水仙:20万元……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近来商标交易十分活跃。不少商标成了竞价热点,买价一路走高,如原用于洗衣机的“水仙”商标,开价只有10多万元,竞价10多次后,成交价比开价几乎涨一倍。
商标投资热,不仅热在上海,其他省市也如此。歌曲“老鼠爱大米”被注册为商标后,炒价从300万元一路飙升至7000万元。
炒标热,缘于投入少产出大。据联交所有关人士介绍,申城出现了专职商标设计者,不少还是大学生。他们设计的商标口彩好,如“牛奶奶”,用于奶制品;“水盈盈”,用于饮料。据了解,设计注册一个商标不过2000元左右,获得注册后到联交所挂牌,一个具有显著特征、既卖座又叫好的商标成交价至少5万元,注册费和转让费之间的差价赚头很大。对商标买家而言,5万元只是区区小数。而且,有些商标已在市场上闯出名堂,买来就用,即使售价高点,相比自创商标名气和市场,时间、人力、物力都大大节约,对新生企业而言是一条打造品牌的捷径。
商标买卖持续升温,不仅培育出更多的商标设计者,还催生出一批“职业商标投资人”,在浙江温州、台州,商标投资者已逾千人。这些精明的人士和有战略眼光的企业把注册商标作为无形资产来投资。社会上流行什么,不管是影片,还是时尚广告词、流行语,投资者都能嗅出商机,在很短的时间内抢注成商标并在网上挂牌销售,“无间道”成了防盗门商标;“十面埋伏”成了冰箱商标;“天下无贼”成了杀虫剂商标。
炒标,利耶弊耶?大多数专家认为,我国不少企业商标意识淡薄,致使不少著名商标闲置或被人在其它产品上抢注,有的不得不花费巨大代价将商标“赎”回。有的企业甚至因此失去商标专用权,将无形资产拱手让人。而商标经济的红火,将促使企业增强重视商标、保护商标的意识,同时有望激活我国商标的交易和使用。本市已创立了商标交易运作平台,目标是推动商标国内、国际间业务交流,形成不分国界的商标服务产业链。
专家提醒,商标投资需要理性。由于商标是无形资产,价值评估有一定困难,买卖存在诸多难题。而且,并非所有的商标都能生钱,注册商标申请时间需要18个月。商标注册后,如果3年内没有被使用,可能成为“死标”,被商标局撤销注册。因此,如果盲目注册,投资风险不小。
同时,专家认为,无论企业还是个人,注册商标一定要依法办事,不得恶意抢注知名企业的知名商标,不得要挟对方索买商标,从中牟取高额利润。当前,有一些职业注标人专打“擦边球”,想尽办法将申请注册商标的文字和图形“傍名牌”商标。还有的人专门把目光盯着那些有一定名气的企业,看他们在商标注册方面有哪些疏漏,然后有针对性地注册商标,使企业防不胜防。为此,有关部门对职业注标人的商标注册行为应给予引导和规范。而遭遇抢注的相关权利人,也不要轻易妥协,要充分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采晶)
[相关新闻:请使用本网“行业信息”搜索功能,输入关键词——炒标]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