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中院九成案件涉知识产权“民告官”案十年增十倍 |
〖2005-5-11 9:28:00时〗
本网提供 |
|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xwbj# |
|
#xwtp#北京晨报消息:
(记者李婧)北京市一中院月均受理百余行政大案,被告大多为中央部委,据院方统计——
昨天(10日)是市第一中级法院和第二中级法院建院十周年。记者从市一中院获悉,民告官的行政诉讼十年来一直增长,尤其是近几年呈激增态势。截至今年前四个月,市一中院受理的民告官案件已经突破400件,而大部分被告单位是中央部委。
行政诉讼十年增十倍
市一中院行政庭庭长林民华介绍说,北京市一中院辖区内集中了80%以上的在京国家级党政机关,全市大部分行政诉讼都在此审理。20世纪90年代初,全市仅有行政诉讼30余起,2004年,由市一中院一审的案件有300余起。而今年前四个月,一中院行政庭就受理了400余起民告官案。根据行政诉讼法,中级人民法院主要的管辖范围是国务院各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也就是说,一中院受理的绝大多数案件都是国家各部委摊上的官司。
九成案件涉及知识产权
根据一中院的统计,状告部委以上单位的案件是造成行政诉讼案件上升的主流。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以“国家专利复审委员会”、“国家商标评审委员会”为被告的案件突飞猛进,是最突出的增长点。去年,一中院审理的一审案件中有270余起涉及知识产权,占一审案件的九成。今年著名的“伟哥”专利案、“小白羊”商标案件又再度引起高潮。行政诉讼走“个性化”道路不仅数量上一直在增长,而且老百姓告政府越告越“个性”,近两年的行政诉讼新类型层出不穷。去年,与官司从不沾边的国家海洋局因为一起行政处罚,首次成为被告。一家公司因违法占海域被处罚而起诉国家海洋局。市一中院受理的行政诉讼新类型又增加了“海域确权案例”。另外,因作弊处罚而状告国家学位办这些新鲜的案件也出现了。
市一中院行政庭庭长林民华介绍,随着民告官案件的“长足发展”,行政机关对“官司”越来越重视,几乎每个单位都有专门的法制部门。在工作中,林民华还了解到有些单位将做“被告”当成一种工作失误作为工作人员考评标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