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家以耕地为内容的民俗旅游商标注册 成功

〖2005-5-9 15:28: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发表评论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xwbj#
 #xwtp#国际在线消息:


    (驻北京记者 黎政祥 实习记者 凌宏鸿 通讯员 蒋希云 胡国英 王晓伟):前年刚推出就火热京城的休闲耕作方式“乡下有我一分田”日前已经成功注册为商标。据悉,这是北京市第一家以耕地为内容的民俗旅游商标。 

  小河屯村是北京市民俗旅游村和延庆县精神文明村,有250亩采摘园,环境优美、交通便利。2003年,该村集体拿出50亩机动地,用于“乡下有我一分田”项目。有意参与“乡下有我一分田”活动的游客,只需交200元钱,就可以从“一分田”休闲耕作游乐园中,认领到一分田,耕种使用期限为一年。一年内,该游客可在免交农业税的前提下,种植任意的农作物品种,收获“一分田”内自己所种植的作物。如果游客不愿意亲自耕种、收割,还可以在不收取其任何管理费用的前提下,委托小河屯村委会代管。此间,小河屯村委会将无偿为其提供喷灌水、有机肥和农具,负责农作物的日常看护和管理工作。作为面向市民的休闲耕作方式,由于其形式新颖、集休闲和耕作于一体,一经推出就受到广大北京市民的热捧。 

  去年,共有120户北京市民成为小河屯村的荣誉村民,包括普通市民、著名作家、教授、驻华使节夫人、留华学生等。这种休闲方式还带动了小河屯村民俗旅游业的发展。从2003推出“乡下有我一分田”至今,该村已经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民俗旅游收入达120余万元。 

  “乡下有我一分田”受到北京市民的欢迎激发了小河屯村领导强烈的商标意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他们就积极申请、注册商标。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商标注册终于成功。小河屯村主任赵立斌告诉笔者,多亏商标意识强、行动比较快,否则早已经被北京某区县抢先注册。那时候,作为“乡下有我一分田”的发源地却不能使用这个商标。赵立斌表示,如今商标已经注册成功,村里将推出“乡下有我一分田”系列农副产品,包括柴鸡蛋、小杂粮、黄酒等,争取把这个品牌进一步做强做大。 

  今年,小河屯村将继续推出“乡下有我一分田”,新一轮的土地发包已于四月出就开始进行。为方便市民耕种,村里早早地平整好土地,准备好种子、农具、化肥等生产物资。“五一”期间,近50户市民开车到这里体验了一把“耕田乐”。截至目前,已有120多户市民成为今年的“地主”,其中近五成是去年的老客户。与“乡下有我一分田”息息相关的民俗旅游,今年也有新内容。除传统特色八八席外,该村今年新推出蒙汉全席以及民俗婚庆等也已在“五一”期间正式接待游客。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