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媛:护航创新 共铸辉煌——知识产权行业的女性风景线

〖2023/4/18 14:51:39时〗 白兔商标专网提供

【字体: 】【发表评论
信息来源:中华商标杂志  信息整理编辑:悠乐
 
    某日,父母照例打开电视准备收看《新闻联播》。开播之前我突然听见一句广告语——“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没想到如今知识产权已经热点到可以占用新闻联播前珍贵的广告时间了。遥想2002年我初入知识产权代理行业时,当面试中所长、副所长询问我是否知道知识产权是什么时,我生硬地将面试前了解的一知半解说了出来,竟然也幸运入职。和身边的同事聊了聊,发现二十年前,大多数人在入行前都对知识产权知之甚少;但是十多年前毕业入职的同事,在入职前就已经对知识产权有较多的了解;而再之后的同事们,很多正是因为知识产权代理是热门职业而加入了行业大军。

    细思知识产权的属性,确实如央视公益广告所说,“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知识产权最大的几个业务板块分别是专利、商标和著作权。专利制度保护了技术的创新,著作权制度保护了文艺的创新,而这些创新的商业化,又由商标制度提供进一步的保护。

    在进入知识产权代理行业的二十年时间里,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即这个行业的女性从业人员明显多于男性。翻看了近些年的《全国知识产权服务业统计调查报告》,发现统计数据也支持了这种观感。按理说,专利需要理工科背景,各个大学理工科往往是男生比例极高,而在知识产权代理行业中即便是专利代理人和专利律师的岗位,女性所占比例也大大高于其他需要理工科背景的行业。细想来,这大约与知识产权事务特别需要从业者能够细致耐心坐得住有关吧。而且,从事专利代理一般不需要跑一线的工厂工地,对于很多理工科的女生来说,不失为一个较好的选择。

    再看商标和著作权行业,从业人员中女性比例就更高。从事商标工作很多时候需要从业者站在普通消费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做出判断,而女性往往是家庭各种商品的采购者,相比男性更容易切入消费者视角;至于著作权行业,由于女性天生对图文视频资料更为敏感,处理起来往往比男性更加得心应手。商标和著作权从业人员还需要仔细撰写准备文件,熟知各种流程,与客户进行频繁的书面和口头沟通等等,女性在这些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进入知识产权代理行业后,我意识到没有技术背景的我,如果想成为本行业的专业人员,商标是最好的选择。在逐渐熟悉了行业的现状和前景后,我选择前往知识产权行业知名的院校美国富兰克林皮尔斯法律中心(现为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的法学院)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我遇到了本行业海内外各种各样的专业精英人士,受益良多。毕业回国之后,我又重新加入本行业的翘楚——柳沈律师事务所,成为一名商标代理人,随后又通过司法考试,成为一名主业为商标领域的执业律师。通过柳沈这个业内一流的平台,这十几年我不仅服务于众多世界五百强大公司,也为一些国内的初创企业提供商标布局策略方面的咨询服务。期间,很多初创企业的规模从十几个人的小微企业成长成几千人甚至上万人的大公司。针对这些客户发展的需求,我又辅助其在海外进行商标注册和保护,为这些企业在海外的发展提供知识产权方面的保驾护航。

    深耕知识产权行业的这些年来,我越来越热爱这个行业,也越来越觉得知识产权尤其是商标行业,是最适合女性从事的行业之一。当然,即便在女性比例占优的知识产权行业,如果从领导层构成来看,女性所占比例仍然远低于其在整个行业中的所占比例。可见生育的负担、更多地承担家庭的责任,这些影响女性在其他行业发展前进的因素,同样影响着知识产权行业从业女性的发展。这不仅需要整个社会从制度层面、文化舆论方面去进一步改进职场女性环境;还需要已经成长起来的中青代职业女性,包括从事知识产权行业的我们,在实务中更多地去关注女性发展问题;更需要年轻的从业女性充实内在,成为经济和思想独立的个体。这样,我们才能看到越来越多的女性,在包括知识产权行业的各行各业闪闪发光,为社会的创新发展贡献力量。(袁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