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公布十大知识产权案
〖2005-4-21 8:40: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大
中
小
】【
发表评论
】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xwbj#
#xwtp#
辽沈晚报消息:
昨日(20日),沈阳中级人民法院公布10件保护知识产权典型案例,刀郎告盗版、金德商标打侵权等案件名列其中
杜邦公司、华纳公司、北大方正、金德公司、刀郎……可能你想不到,上面这一串赫赫有名的名字,居然都曾经在沈阳遇到了“李鬼”!昨天(20日),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布了10件保护知识产权的典型案例。这些案例提醒市民,未征得对方的同意,不要动别人的“奶酪”!
一 金德公司外观设计专利权案
金德公司拥有三项外观设计专利权,但是南方三家管业公司却生产了侵权产品,获取非法利益。2003年7月,金德公司分别起诉这三家企业,经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主持调解,各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三被告共赔偿原告金德公司65万元。
【点评】该案告诫正在发展中的企业,只有拥有自己自主的知识产权,创造自己的名牌产品,才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二 北大方正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案
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拥有方正世纪RIP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003年9月,方正公司发现沈阳市印刷研究所等单位使用盗版方正世纪RIP软件,遂将其一一告上了法庭。经调解,4起案件被告与原告达成和解协议,法院判令被告停止侵权、赔偿损失。
【点评】此案提醒企业经营者,未经合法授权,不能证明合法来源,都将被认定为侵犯知识产权,都要承担侵权的法律责任。
三 华纳公司MTV著作权案
华纳唱片有限公司享有旗下众多歌手的MTV著作权,但沈阳市某大型KTV经营者却在自助式KTV歌曲库中提供了部分MTV供点播,华纳公司于2004年5月将对方告上了法庭。法院认定,被告的行为属于以放映的形式传播作品的行为,侵犯了权利人的放映权,经调解双方达成协议,被告在向原告支付使用费后获得了一定期限内放映该作品的合法权利。
【点评】经营者由于法律知识的欠缺,付出了高昂的学费,通过这几起案件的审理和调解,给很多卡拉OK歌厅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制课。
四 刀郎、西域刀郎发行权纠纷
广东飞乐影视制品有限公司、新疆德威龙音像制品发行有限公司依合同取得了西域刀郎(潘晓峰)、刀郎(罗林)演唱专辑的发行权。该公司获得沈阳市几家超市及音像店销售盗版光盘的证据,于2004年12月17日向法院起诉。双方当事人庭外和解,被告支付了赔偿款。
【点评】刀郎、西域刀郎是近两年来歌坛上非常流行的歌手,其所在公司发行的VCD、DVD也十分畅销,经销者为获暴利从不法商贩处购进盗版光盘,公然在市场上销售,结果却不得不拿出巨额赔偿款。
五 美国杜邦公司商标侵权案
2001年,美国杜邦公司发现某企业在其生产的除草剂包装袋上使用了该公司注册的“农得时”字样,于是一面向工商机关投诉,一面于2002年3月向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经审理后判决被告停止侵权,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
【点评】被告虽然已经被工商机关查处,但原告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被告赔偿其损失,法院予以受理。
六 金德公司商标网络域名案
金德铝塑复合管有限公司注册了“金德”商标。但沈阳市某网络通讯公司却开办了“金德网”网站,并提供与金德足球俱乐部的链接。法院根据原告的请求,认定“金德”为驰名商标,被告的行为构成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判令被告承担停止侵权、赔礼道歉、赔偿损失5万元的责任。
【点评】该案是我省首例通过司法程序认定驰名商标的案件。将他人驰名商标注册为域名同样有违诚实信用、公平竞争的法律原则。
七 丹东市农科院植物新品种案
丹东市农业科学院取得丹598植物新品种权,而被告某种子公司未经许可,以丹598为亲本繁育、销售了玉米种子丹科2109、丹2100。法院判决被告停止侵权、销毁侵权品种、赔偿原告经济损失10万元。
【点评】品种权人对培育的新品种倾注了很大的心血,任何人未经许可,以商业目的繁育、销售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都要承担侵权责任。
八 “京福华”商标、不正当竞争案
大厂回族自治县福华肉类有限公司注册了“京福华”商标。2001年,沈阳市先后出现了多家“京福华酒店”。2003年9月26日,前者将后者告上了法庭。法院经审理认定,被告构成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判令被告停止侵权、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
【点评】此系列商标侵权案的被告被判赔偿总额高达500万元。
九 沈阳某公司商业秘密被盗案
沈阳天荣辐照技术应用有限公司耗费巨资、历时10年开发出超级吸水材料。而李某掌握该技术后,跳槽到另一家电缆材料公司生产与原告同质的吸水材料。一、二审法院均判决停止侵权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150万元。
【点评】商业秘密的价值有时是无法估量的,一旦被泄露,造成的损失也是无法弥补的,法院全额支持了原告的诉讼请求。
十 新力哥伦比亚唱片公司遭盗版案
新力哥伦比亚公司享有《莫文蔚演唱会》光盘的录音制作者权。2002年10月,该公司在沈阳市场上买到了由海南某公司、辽宁某音像出版社复制的盗版光盘,遂于2004年2月将两公司告上了法庭。审理期间,双方达成和解。
【点评】盗版已成为著作权保护最大的障碍,甚至有的光盘厂将光盘上的生产源识别码烫掉,试图逃避法律追究,但事实上,即使烫码,经过技术鉴定亦能确认。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