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杂志立足品牌拓展市场 商标价值攀升至2.68亿元 |
〖2005-4-20 8:53:00时〗
本网提供 |
|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xwbj# |
|
#xwtp#
2002年1月25日,我国首家期刊集团——家庭期刊集团在广州挂牌成立。挂牌三年多来,家庭期刊集团实施品牌战略,努力开拓市场,积极稳妥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能力得到显著增强。据新闻出版总署统计公布,家庭期刊集团的销售利润率、人均利润,在全国31家出版、报业、期刊、发行集团中居首位,在全国500强企业中分别居第6位和第23位;资产利润率在31家出版、报业、期刊、发行集团中居第3位。2003年9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将家庭期刊集团定为广东省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并列为重点扶持的七大龙头文化产业集团之一。目前,集团整体运行稳健,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1996年2月,经广东省物价局价格事务所评估, 《家庭》商标价值达人民币1.39亿元,2000年3月再次评估,《家庭》商标价值攀升至2.68亿元。目前, 《家庭》月发行量达300万份,年利润连续多年在3400万以上。
利用品牌优势资源拓展市场
2001年,《家庭》先后创办了时尚资讯刊物《风韵》和我国惟一的素质教育亲子共读刊物《孩子》。目前这两本刊物正走出培育期,并开始赢利。
2003年12月,推出了面向中产阶层的财商杂志《私人理财》。2004年底创办了《家庭》月末版,其定位是年轻、时尚的《家庭》。面对国内综合类期刊日趋白热化的竞争,该刊仍能够依靠《家庭》的品牌优势和资源,迅速打开市场,赢得读者的欢迎,仅出版3期,已取得了月发行量几十万的骄人成绩。 《私人理财》杂志利用积累起来的办刊资源和发行渠道,创办了直投广告杂志《旅游界》,该刊出版两期即已实现赢利。
与此同时,集团积极向期刊业以外的其他领域拓展,以实现横向的规模发展,进一步增强综合实力。
2000年,集团看好女子高等教育产业的广阔发展前景,将品牌经营的领域延伸到教育产业,首期投入2500万元参与联办广东省惟一女子大学——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招生规模已近4000人,2004年初次就业率达95.28%,成为广东省培养优秀妇女人才的摇篮。
2002年9月,集团投资创办了家庭期刊集团网站,向新兴媒体渗透。网站依托家庭品牌影响力和期刊内容资源积极筹备开展付费在线浏览、网上社区、电子商场、手机短信等多种项目,受到越来越多网民的关注,开通两年多来访问量节节攀升。
2003年底成立了广东好家庭影视音像制作有限公司,充分利用品牌影响力合众联横;已完成多部影视作品的拍摄制作,并成功申办光盘生产厂,目前正紧锣密鼓地筹拍系列专题片和电视连续剧。
为了使《家庭》的品牌得到深度开发,更合理、更经济地利用集团既有的出版资源,集团还成立了图书编辑室,为筹建家庭出版社开展练兵。图书编辑室现已出版图书16种,正在编辑、策划和组稿中的出版物有30多种,并开始实现赢利。
为应对日益加剧的国际竞争,谋求海外的扩张发展,集团加快了与海外著名传媒集团合作的步伐,目前已和境外某传媒集团在多次洽谈的基础上,达成合作意向,同时与德、日、英等国的多家知名传媒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共同探讨合作的可能性。
作为广东省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集团还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和实践,改制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去年已完成了对所属经营部门——发行业务部和广告业务部的公司化改造,目前正开展清产核资工作。
关注支持公益事业
集团挂牌以来,已成功主办两届全国家庭问题学术研讨会;先后捐资100多万元为西部贫困母亲建水窖、救助贫困地区下岗职工、单亲特困母亲、苦难家庭和海啸灾民;捐赠50万元支持广东省少年儿童艺术教育事业;在八一建军节前夕到祖国边疆和西沙群岛慰问驻守官兵;相继与国内大型医疗机构合作,每年出资数百万元,开展“救心行动”、 “救脑行动”、“救助不孕不育家庭行动”,为20多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免费做心脏救治手术,对200多名脑病患者免费实施康复治疗,为全国4700多对不孕不育夫妇进行诊治。今年,又与某知名医疗机构合作开展为300名失明儿和300名失聪儿免费治疗的爱心活动,还发起“拯救艾滋孤儿”行动。推陈出新的系列公益活动,为集团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发展环境。
目前,通过多次专家论证和反复研究,集团领导班子已制定集团未来五年的发展战略,计划在未来五年时间里,大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产业多元化发展战略和人才发展战略,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不断提升集团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做强做大做优,实现集团的跨越式发展,为我国期刊业的发展闯出一条新路。
(来源:中华期刊展示网)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