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同名同姓惹来一身烦 专家呼吁要突出商标个性化
〖2005-4-18 13:15: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大
中
小
】【
发表评论
】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xwbj#
#xwtp#
苏州日报消息:
(记者高坡)因为和别人“同名同姓”,苏州临顿路上“苏州人家”大酒店在一场卫生部门抽检行动中蒙受“不白之冤”。日前,当检测结果公诸报端,这家酒店老总见自家的招牌莫名其妙上了“黑榜”,不禁跳脚:“根本没来我们酒店检查,怎么会是我们?”后经查实,被检查的是另一家同名大酒店。
事实上,“同名同姓”惹来的麻烦还真不少。来自上海的张先生也向记者诉苦,苏州的客户约请吃饭,讲好南开大酒店。因为以前在人民路上的南开吃过,下了火车很自然地就去了老地方,谁知根本找不到人。后来才知道,是在另外一个地方的新南开,由于路不熟,又是晚上,七拐八弯找了许久才摸到地方。“为什么不在同名酒店后面加个地址后缀,尽量给顾客减少麻烦?”
还有因“同名同姓”惹来法律纠纷的。苏州工业园区邻里中心有一家“清风明月”酒店,商标是注册的,不久,在邻近的某镇也开了一家“清风明月”酒店,两家人从争吵开始到最后对簿公堂,闹得不可开交,直到现在还没个结果。
事实上,“同名同姓”现象在苏州的服务业企业尤其是酒店餐饮企业中是非常突出的。“苏州人家”有好几家,“南开”也有好几家,有的时候叫同一名称的几家酒店分属几个不同的老板,一般人根本搞不清是怎么回事。
高级商标代理人、苏州新苏商标事务所所长唐建军说,在新苏所这些年处理的商标事务中,发现“同名同姓”现象实在是太普遍了。他说,出现这种情况,有的是纯属巧合,有的是对现有知名企业存在揩油心理,有的凸显法律上存在的问题。“企业命名或者注册商标首先应该注意强调独创性。名称不够个性化,造成别人非常容易仿冒。我们现有的法律规定,商标注册是全国保护的,但是企业名称适用的是另一个法律,只有地域保护,甲地的企业名称到了乙地同样可以使用,也容易形成‘同名同姓’现象,给消费者造成误导。”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