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名牌建设要迎头赶上政府工作亟需加强

〖2005-4-8 13:21: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发表评论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xwbj#
 #xwtp#

    全球经济一体化加剧,市场竞争已逐渐升级为品牌的竞争,“品牌是企业的灵魂”的说法也日益得到认同。从宏观层面来说,品牌经济的强弱是一个国家(地区)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名牌企业群体就是一个城市最具有竞争力的“王牌军”,是城市产业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因此在城市建设中应该重视名牌经济的建设。 

  济南名牌现状不甚乐观 

  与目前各地中国名牌产品数量不断增加,名牌经济规模日益扩大、效益明显提高相比,济南的名牌经济发展还很不够。从2001年国家质检总局、中国名牌推进委员会推出我国第一批中国名牌产品以来,目前,山东省有中国名牌产品61个,居全国第三位,济南市有小鸭、浪潮、机床一厂三家企业的4种产品被认定为中国名牌,位列青岛(31个)、烟台(6个)、潍坊(5个)之后,居山东省第四位。在2004年中国名牌产品评价申报中,济南的“小鸭”洗衣机落选,由于“小鸭”电热水器现已停产,那在2005年中国名牌评价时,“小鸭”电热水器也将会出局。这样,济南市就成了连续2年都有中国名牌产品出局的城市,这与全国、全省目前的名牌发展形势反差较大,对济南市的名牌发展战略工作也会产生较大负面影响。显然,济南名牌的现状与济南作为山东省会城市的地位很不相称。 

  分析原因找差距 

  济南的名牌还存在诸多不足:缺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品牌,如青岛啤酒、青岛海尔这样的国际性知名品牌;行业集中度不高,还没形成显著的产业集群优势,难以发挥名牌的积聚、扩大效应;传统老品牌淡出市场,新品牌开发跟不上市场需求;品牌文化含量不高,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不高;名牌成长环境欠佳,假冒产品泛滥。造成这些不足的原因主要是政府和企业对实施名牌战略思想的认识不够深刻。 

  从政府层面讲,对名牌工作重视不足,缺少规划和指导,决心不大,措施不到位。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名牌工作是发展城市经济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名牌集群就是最好的投资环境,最好的城市名片。 

  目前山东省所辖17个市中,只有济南没有出台对企业质量管理和创立山东名牌、中国名牌的奖励政策,其他16市甚至相当一部分县区都出台了质量和名牌奖励措施。所以济南市政府对质量和品牌建设的重视程度亟待进一步加强,尤其是一些激励性的制度要落实到位。否则就很有可能丧失发展机遇,影响济南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全面实现。 

  从企业角度看,创立品牌的意识不强,没有真正认识到品牌这一无形资产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富和发展空间。不少企业经营者对品牌价值认识不足,观念仍停留在以单个产品推出品牌的层面上,尚未进入以品牌推出系列产品的阶段。而且,一些企业以短期利益为驱动的经营思想未得到根本扭转,另外,企业在产品的宣传上力度不够,致使产品知名度较低,加上不少企业品牌数目众多,广告投入分散,名牌产品得不到快速发展。另外品牌管理观念落伍,管理不足,也使得传统优势产品的竞争力下降,造成名牌消逝。例如康巴斯这个80年代全国知名的济南市石英钟品牌,由于品牌意识不强,品牌产权不明晰,在经营中无法自主使用商标,加上内部管理跟不上企业的发展,致使经营决策出现重大失误,假冒产品冲击市场,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 

  轻骑公司曾经是我国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基地,轻骑牌摩托车市场占有及出口创汇均列全国同行业第一,但由于上市后经营盲目扩张,摩托车主业未得到稳定快速发展;加上政府的政策不合理限制(市区禁摩)等原因,导致企业经营发生严重问题,经济效益和市场份额大幅度下降。小鸭电器产品曾获得中国名牌称号,但是由于之后经营管理不善,领导更换频繁,售后服务不到位,导致产品市场占有率大幅度下降,企业经济效益下滑,从而失去品牌竞争力和名牌称号。小鸭的落选带来沉重的反思:死守低端市场,一味拼价格战的竞争之路已经走到尽头。随着洋品牌生产基地向中国市场的转移,国产品牌企业以往的劳动力低成本优势渐渐失去,仅靠价格战而忽视或无力进行新产品研发,最终难逃出局的命运。所以,正如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所说,惟有“中国创造”才能超越“中国制造”,才能战胜“外国制造”。“创造”是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的全新事业,如果不知道用户需求或者错误理解用户需求,那“制造”的再多也只能是“库存”。 

  紧抓机遇实施名牌战略 

  济南的名牌建设应该从打造“半岛制造业龙头”的高度出发,紧紧抓住新世纪头20年的战略机遇期,进一步提高品牌经济的规模和质量,以发展名牌,促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动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尤其要注意名牌建设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首先做好名牌战略发展规划,深入开展质量兴市活动。从战略上进一步提高实施名牌战略的认识,把名牌战略作为质量兴市、应对“入世”的一个重要举措。从战术上进一步加大实施名牌战略的推进力度,以企业为主体,以培育扶持为主线,着重确立新时期名牌战略指导思想。质量兴市是实施名牌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牵头抓起的社会性质量活动,是突破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再次创业的有效途径。市政府应在全市范围内,做好“质量兴市”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宣传教育和考核检查工作,全面推动“质量兴市”活动的深入开展,为实施名牌战略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 

  其次要完善管理体制,凝聚名牌经济发展的社会合力。政府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制定发展名牌经济的政策体系。发挥政府导向和宏观调控作用。制定扶持政策。提高与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通讯、金融服务、科研、环境等,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发挥政府信息渠道广泛的优势,及时为企业提供信息,帮助指导企业发展。制定激励政策。通过提供研发资金和创新风险资金等,引导企业加大技术研发费用的投资,对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品提供财政支持;采取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鼓励厂商创新;制定名牌奖励制度,鼓励企业争创名牌,对成为国家级、省级名牌的企业,市财政拿出一定资金予以奖励。制定保护政策。通过法律的、经济的及行政的手段为企业创造名牌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为名牌的正常发育成长保驾护航。

                                                                           (来源:中国工业报)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