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让乡村更有“范”儿

〖2021/11/23 10:35:51时〗 中国商标专网提供

【字体: 】【发表评论
新闻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信息整理编辑:悠乐
 
    产业旺,农民富,乡村兴。乡村振兴,知识产权大有可为。近年来,我国大力扶持以专利为支撑的创新经济,以商标为支撑的品牌经济,以原产地地理标志为支撑的特色经济,探索出一条将知识产权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共同发展的有效路径,让农民更富裕,让乡村更有“范”儿。

  专利技术强农。在四川省遂宁市,被誉为“柚中珍品”的永红矮晚柚是助力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永红矮晚柚具有矮化、晚熟、抗旱、产量高、口感好等特点。目前,该果品已获得植物新品种权,相关种植技术已获得发明专利。

  商标品牌富农。被誉为“东方橄榄油”的舒城油茶种植于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具有果皮薄、含油率高等特点。舒城县非常注重品牌保护,申请注册了舒城油茶相关的多件商标。目前,该油茶种植户约15万户40万人,2019年人均增收约1000元。

  地理标志兴农。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素有“中国南方马铃薯之乡”的美誉,地理标志产品“威宁洋芋”种植面积达190多万亩,2019年人均纯收入超过1600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2%以上,已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梁艳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