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名牌不如傍诚信

〖2005-3-31 8:45: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发表评论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xwbj#
 #xwtp#

    近年来,虽然有关管理部门不断加大监控力度,但市场上早已存在的“傍名牌”现象未得到有效遏制,反而有从“星火”到蔓延成气候之势。“卡丹”到处有,“狐狸”满山走,“老爷”被偷车,“鳄鱼”全国游,“金利来”愁、愁、愁!”这首打油诗形象地反映了当前我国市场上的“傍名牌”、克隆世界品牌现象的泛滥程度。在市场上,形形色色的“华伦天奴”、“花花公子”、“老人头”、“金利来”弄花了人们的双眼。比如意大利华伦天奴品牌,据了解,中国内地克隆或攀附“华伦天奴”的至少有200家以上。

    由于受巨额利润的驱动,不少违法分子仍在铤而走险,而且侵权造假已步入“升级换代”阶段,已由过去单一地公然冒牌、公然销售,转为披上“合法”外衣,大肆制造“克隆名牌”。

    有关专家指出,“傍名牌”、克隆世界品牌的现象极不正常,这些克隆名牌之所以敢堂而皇之地张狂露面,无非是钻了现有体制的空子。这些“傍名牌”披着合法的外衣,都是通过正规渠道注册了商标。而由于我国还没有明确的法规对这种“傍名牌”的行为进行制约,从而导致了“傍名牌”的泛滥。另外,由于大商场涉及知识产权侵权的风险成本低廉,使一些大商场纵容“傍名牌”的存在,甚至成为“傍名牌”的主要卖场。

    “傍名牌”的价格低廉,有些厂家即使质量不错,但是为了卖得更好,也去挂靠一个品牌,在“价廉物美”招牌的效应下,许多有潜力的企业在自身失去品牌机会的同时,也在不正当竞争中危害了其他企业的权益。更严重的是,这对于正在推进市场国际化进程和与国际接轨的国内开放的格局是极其不利和极其有害的,必然导致外资、外商进出国内市场比例的失调,从而从根本上动摇外资、外商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对于这一点,人们恐怕不能等闲视之。一个规范化管理和运行的市场,应该只容得下诚信经营者。

    杜绝“傍名牌”现象,遏制“傍名牌”手段,也许不是短时间能做到的,但是如何才能使得这些“伪名牌”和“傍名牌”在市场上“人人喊打”?

    专家表示,首先,要加大处罚的力度,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加重行政处罚。其次,需要市场管理部门加强监管。第三,名牌厂家要主动出击,积极维权。另外,急需出台相关的法规来规范市场。同时,更期待生产经营者的自律。他们应该认识到,在激烈的竞争中,缺失诚信将无立锥之地。只有在诚信的环境中公平竞争、诚信经营才会有更多的回报。

    从国家工商总局了解到,《企业名称登记管理条例》有望年内出台。专家分析,《企业名称登记管理条例》一旦实施,将使目前市场上“傍名牌”、克隆世界品牌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来源:山西新闻网 段立芳)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