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名到期被抢注 旅行社损失惨重
〖2005-3-21 19:32: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大
中
小
】【
发表评论
】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xwbj#
#xwtp#
中国旅游报消息:
(记者 冯颖)春节前后是三峡旅游的淡季,宜昌旅行社的员工们原以为可以好好地休整一番了,但在长假即将结束的正月初五,也就是2月13日,总经理牛芳珍和员工们遇到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宜昌旅行社已经使用了两年多的英文域名www.sxtrip.com被人抢注,中文网络实名“中国三峡旅游”也无法打开。更严重的是,英文域名www.sxtrip.com正被人在网上售卖。
意外之惊:域名被人公开卖
据牛芳珍介绍,早在2002年11月,宜昌旅行社就申请注册了网络英文域名www.sxtrip.com和中文实名“中国三峡旅游”。去年12月17日,旅行社与蓝光网络信息技术公司续签了网络服务协议,内容包括原英文域名、网络实名等。由于域名已经到期,旅行社按蓝光公司的要求交付了网络服务费920元,包括使用英文域名两年,蓝光公司承诺一个月内开通服务。
因为涉及到公告异议期和每年的续交费等问题,域名在网络上有一定的保护期,通常为一个半月至两个月。www.sxtrip.com的保护期到2月12日才结束,但第二天即被抢注。近日,中文网络实名虽已开通,但英文域名正被人在网上售卖,抢注者开口要价1万元,经过一番讲价后同意以5000元出售。
难以和解:多年品牌怎能丢
蓝光公司是3721宜昌片区(恩施)注册中心,是专业的网络服务商,按理说不应该出现类似失误。对于续费不及时、域名被恶意抢注一事,蓝光公司的解释是忙于过春节,是疏忽大意造成的。为此,蓝光开出的解决药方是:把920元网络服务费退还,再给宜昌旅行社申请一个新域名,供旅行社免费使用两年。
但宜昌旅行社不能接受这种办法。总经理牛芳珍说,宜昌旅行社用其英文域名先后在《旅游信息》、《中原旅游信息》等全国性刊物上发布了大量广告,在参加全国旅游交易会等旅游活动时,都是使用这个英文域名,由于被人抢注,导致直接经济损失10多万元,现在,网络业务占宜昌旅行社业务量的30%左右,所以间接损失将超过30万元。
同时宜昌旅行社认为,在这一事件中,旅行社自身没有任何过错,网络服务等费用都是按时交纳的,与蓝光公司也签了服务合同。现在事已至此,抢注这个域名的人无非是想高价出售。旅行社认为,不管采用何种办法、以何种价格,蓝光公司都应将这个域名重新“拿”回来交还旅行社,否则就有诉诸法律的可能,而且旅行社认为自己打官司100%能赢。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不断发展,在各类网络地址资源的应用中,争议与纠纷不断出现。实际上,域名权是继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之后的一项重要权利。对于一家企业来讲,能够拥有并使用一个专属于自己的、具有显著标识性的域名,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域名作为网站在互联网上的惟一标识,除了是人们区别、判断不同网站的重要途径外,从更重要的意义上说,其蕴含的内在品牌价值在不断提升,已经被视为网络经济时代的重要无形资产。
与通常意义上的知识产权一样,企业注册域名、通用网址等网络标识,都会经历一个从构思到选择的创造性过程。具体体现在企业为了吸引更多网络用户登陆自己的网站,会选择一些具有特色的词汇、字符来注册网址标识,这些词汇和字符,或者具有简短便于记忆的特点,或者具有某种特定含义,或者与企业网站的业务内容有关联,或者直接就是企业商标品牌。无论是哪一种,网址中都凝结有企业的智慧和创造,是企业的智力成果。
因此,蓝光公司简单提出免去宜昌旅行社网络服务费和申请新域名的做法,是将域名当成了普通商品,落脚点不是其潜在价值和无形资产,所以宜昌旅行社难以接受。
警钟响起:虚拟竞争更激烈
现在登陆www.sxtrip.com,已经不是关于宜昌旅行社的内容,网页第一行显著位置写着“此域名转让,欢迎商洽”几个字,下面还列了一串域名,后面分别写着“已售出”、“出售中”等诱惑人的字样。
采访中记者可以感受到,不管是总经理牛芳珍还是其他员工,谈起此事都很忿然。宜昌旅行社是宜昌市第一家旅行社,成立于1982年。也许当年是无心插柳,但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宜昌旅行社”这几个字以及英文域名www.sxtrip.com和中文网络实名“中国三峡旅游”,都有不菲的含金量,被抢注的确是让人很恼火的事。
湖北诚业律师事务所律师陈爱华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企业的域名被抢注在许多行业都有发生,但在旅游行业里还不常见,在宜昌更是第一起网络服务合同纠纷。代理方、也就是蓝光公司的违约行为,是造成域名被抢注的直接原因,应承接因此而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因为以前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所以如果旅行社决定起诉蓝光公司,可以按照《民法通则》等基本法律法规来处理。
陈爱华律师认为,现有的法律法规可以处理这件纠纷,并不会因为涉及新经济而带来过多不明确性。如果起诉,旅行社一方的困难也有,就是如何评估损失。宜昌旅行社主张网络业务占到旅行社总业务量的30%,因此旅行社的损失达到30万元,这一点比较难于举证。但如果当真诉诸法庭,对方要反举证域名被抢注给旅行社造成的损失不是30万元,也很困难。据宜昌旅行社的工作人员介绍,现在旅行社的许多业务首先是在网页上被客人所了解,然后通过传真确认等传统手段实现的,所以很难说网络占到总业务量的多寡,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网络对旅行社经营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这些从网络上了解宜昌旅行社的有团队也有散客,散客的比例可能还要高一些。
现在,我国的互联网在网民、网源、网络等方面,都已初具规模,互联网产业生态链开始初步形成,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全面而深刻地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活动。企业上网开展网上业务推广,开拓新的业务营销模式,已经成为广大企业在信息经济时代的必然选择。域名等网址资源作为企业上网的第一步,有着重要的窗口形象意义和宣传作用。
战略之选:有效保护刻不容缓
同其他财产或权利一样,域名不仅可以直接使用,而且可在有序的流转过程中得以增值。现在,域名所蕴含的财产或权利属性是清晰的,信息产业部出台的《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办法》抛弃了过去的禁止交易的规定,遵循“先申请先注册”的原则。当然,这种交易以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等为基本法律原则。
因此客观地讲,“域名炒家”的行为并不违法,只是一种投机行为而已,在www.sxtrip.com被抢注纠纷中,也是相关行为主体的疏忽给了这些抢注者以可乘之机。据了解,虽然域名被抢注在旅游企业中还不多见,但资源的争夺已延伸至旅游企业。也是在春节前后,“华山旅游”商标被抢注一事,就是在初审公告异议期前几天,被紧急叫停的。
域名的投资价值源自其资源的稀缺性。这与域名的惟一性、专有性、识别性、无形性、全球性密切相关。这决定了域名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开放的全球化市场。
几年前美国就有超过150家专业域名中介或拍卖网站,经营着数以百万计的域名,其中Business.com域名以750万美元成交。在我国,这样的网站已经有几十家,以易名网、易域网为代表的专业域名交易网站正在蓬勃兴起。近年来,域名交易形势逐渐趋于全球化,成交价格逐步攀高。
在域名被抢注一事上,宜昌旅行社的态度之所以非常坚决,就是综合考虑了以往的投入和以后的影响的结果。现在已经开春,三峡旅游开始回升,宜昌旅行社的域名无法正常使用已经一月有余,造成的隐性损失让旅行社急在心头。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多一点长远眼光和战略性投入,无疑是重要的。本报也将继续关注这一事件的进展。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