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异议绝对理由审查 维护公共利益和市场秩序 —— “镇南月琴”商标异议案解析

〖2018/6/6 17:21:52时〗 中国商标专网提供

【字体: 】【发表评论
新闻来源:中华商标杂志  信息整理编辑:晨风
 
    商标异议的实质审查包括绝对理由的审查和相对理由的审查。绝对理由的审查包括《商标法》禁用条款和缺乏显著性条款的审查适用,相对理由的审查主要指审查待审商标是否与他人在先权利相冲突。基于绝对理由的审查对于维护公共利益、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利益、避免商标申请人获得不应得到的商标专用权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镇南月琴”商标异议案案情简介】

    异议人:南华县文化馆

    被异议人:云南半瓯春商贸有限公司

    被异议商标:第16966467号“镇南月琴”商标

    指定使用商品:第15类“乐器、弦乐器、竖琴、七弦琴、曼陀林、木琴、胡琴、音乐合成器、班卓琴、弹拨乐器”。

    一、当事人主张

    异议人主张:异议人创建于1952年,原名镇南县文化馆,1954年镇南县改为南华县。“镇南月琴”为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异议人将其作为商标注册使用,会导致对公共资源的侵占,容易造成不良社会影响。被异议商标“镇南月琴”使用在指定商品项目上,仅表示了商品的通用名称、产地特点,缺乏显著特征。

    异议人提交主要证据:《南华县文史资料选辑》部分复印件、《楚雄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复印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证书复印件、“镇南月琴”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字材料。

    本案被异议人未在规定期限内作出答辩。

    二、案件审理与决定

    被异议商标“镇南月琴”指定使用商品为第15类“乐器、弦乐器、曼陀林”等。异议人在本案中提供了《南华县文史资料选辑》部分复印件、《楚雄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复印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证书复印件等证据材料。经查,镇南月琴是云南省南华县人民经三百多年传承下来的一种民间民族弹拨乐器,既是具有一定普及率的大众乐器又属于工艺美术品。镇南月琴制作技艺于2006年5月被批准确定为云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今镇南月琴传统技艺有多位传承人,制作和销售镇南月琴。镇南月琴传统技艺的商业信誉和商业价值属公共资源,不应由一家企业独占,被异议商标的申请注册侵犯了公共利益,易产生不良社会影响。被异议人并非来自于云南省南华县,被异议商标的注册使用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的产地产生误认,被异议商标用于“竖琴、木琴、胡琴”等指定商品上,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本身产生误认,因此被异议商标已构成《商标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七)项所指标志。

    此外被异议商标使用在指定商品上并非其通用名称,并具备商标应有的显著性。异议人提供的证据材料不足以证明其在被异议商标申请注册前将“镇南月琴”作为商标使用在“乐器、弦乐器、曼陀林”等商品上,并具有一定影响,异议人称被异议商标系恶意抢注我局不予支持。

    【案件评析】

    本案主要涉及被异议商标是否构成《商标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七)(八)项、第十一条第一款第(一)(二)项、第三十二条所规定情形。

    一、关于带有欺骗性,容易使公众对商品的质量等特点或者产地等特点产生误认的认定。《商标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七)项规定情形主要指容易使公众对商品或服务的质量、品质、功能、用途、内容、工艺、技术等特点产生误认的;容易使公众对商品或服务的产地、来源产生误认的。本案中,被异议商标为申请使用于乐器类商品上的商标。根据被异议人提供的相关史料及政府相关文件可知,镇南历史上即楚雄自治州的南华县,“镇南月琴”经三百多年传承,不仅作为民族乐器盛久不衰,还是具收藏价值的工艺美术品。且该琴制作工艺于2006年5月由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地方风格。被异议人并非来自于云南省南华县,被异议商标易使公众对乐器商品的质量、工艺、技术等特点产生误认;容易使公众对商品的产地、来源产生误认;被异议商标使用于“竖琴、木琴、胡琴”等非“月琴”商品上,容易使公众对商品本身产生误认。

    二、关于有其他不良影响的认定。《商标法》第十条第一款第(八)项规定情形中“其他不良影响”主要指商标的文字、图形或者其他构成要素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族等社会公共利益和秩序产生消极、负面的影响。本案中根据“镇南月琴”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承载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现实状况等,“镇南月琴”产生于民间,是当地少数民族劳动人民先辈创作、生产并使用的乐器,属于公共资源,不宜由被异议人申请注册专用,因此被异议人申请注册被异议商标侵犯了公共利益、易产生不良社会影响。

    三、关于具备显著特征的认定。《商标法》第十一条第一款第(一)(二)项所指标志主要指不具备足以使相关公众区分商品来源特征的标志。镇南为旧时地名,“镇南月琴”具备文化传统和民族风俗方面的内涵,现今“镇南月琴”传统技艺有多位传承人,制作和销售镇南月琴,“镇南月琴”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实用性,因此被异议商标整体能够起到区分商品来源的作用、具备显著特征。

    四、《商标法》第三十二条“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的情形,适用如下要件:1、异议人商标在被异议商标申请日之前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2、双方商标相同或近似;3、双方商标所使用的商品或服务原则上相同或类似;4、被异议人具有恶意。本案中异议人提供的证据材料不足以证明异议人南华县文化馆在被异议商标申请注册前将“镇南月琴”作为商标使用在“乐器、弦乐器、曼陀林”等商品上,并具有一定影响。由此,我局认定被异议商标的申请注册未构成对异议人在先商标的恶意抢注。

    综上所述,我局认定被异议商标的申请注册未构成《商标法》第十一条第一款第(一)(二)项、第三十二条规定之情形,但被异议商标属于《商标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七)(八)项所指标志,应该不予注册。

    【综合评述】

    在商标注册审查环节,囿于待审商标的知名度、审查员的知识面、审查员所掌握的证据材料,予以初步审定并公告的商标可能不完全具备注册的合法性,因此《商标法》第三十三条对商标异议程序做出规定,以加强社会公众对商标审查工作的监督,提高商标审查质量。《商标法》第三十三条对异议申请人的主体资格相应地做出不同规定,基于《商标法》第十三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等相对理由条款提出异议的异议申请人必须是权利人或利害关系人;基于《商标法》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等绝对理由条款提出异议的异议申请人可以是任何人。商标异议实质审查中,审查员根据当事人的理由、所提供的证据材料等,做出商标是否准予注册的决定,商标异议程序是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利益、维护在先权利人的权益和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有力武器。(吴丹琪)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