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竞争力的时代呼唤
〖2005-1-28 21:29: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大
中
小
】【
发表评论
】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xwbj#
#xwtp#
品牌,一种高潜质的战略资源,一种提升竞争力的高级要素,如今已成为事关区域综合竞争力的关注焦点。在去年岁末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省委、省政府首次提出,要全力打造“品牌大省”。这个决策,既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选择,更是一种厚重的时代呼唤。
讲述品牌的重要性,似乎早已是陈词滥调。不管是“一把火烧了‘可口可乐’,依然留下700亿美元无形资产”,还是“‘耐克’总部只是一幢两层小楼,没有一台制鞋机,却控制着一个遍及全球的鞋业帝国”,无非说明品牌特别是名牌本身所具有的独特价值与竞争魅力。说得更重一些,品牌是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综合实力的象征,反映其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水平。品牌强则国强,品牌弱则国弱。
然而,当我们的企业雄心勃勃实施品牌战略时,既有来自身边那些世界名牌的高回报的诱惑,又有创造自主品牌的漫漫长路的艰辛。于是,有的急了,有的疲了,有的坚守着,有的放弃了。远的,标王“秦池”倒下了,小小“海尔”出息了;近的,国企老牌“金鱼”不见了,私企小弟“正泰”长大了。因此,仅仅强调品牌的重要性已经显得苍白,关键是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创造品牌的科学理念,我们能否在现实基础上明确“品牌大省”的科学方向。
我们曾经走过“仿港牌”、“仿洋牌”阶段,经历过透支性的广告轰炸的盲动,卷起从港台明星到美国总统“代言”的风潮。但最终,大多数企业在“各领风骚两三年”的事实面前,不得不重新思考一个最根本的问题:自主品牌,到底是什么?
比较科学的一种答案———自主品牌,本质上是一种逐步形成的全面能力:资本实力、技术能力、营销能力、管理能力、服务能力、文化创新力……这一切的拥有,不仅仅需要雄心壮志,还需要智慧、谋略、时间、耐性、积累,还需要制度环境。打造“品牌大省”的新决策,恰恰就是一种营造更佳制度环境的开始,传递出一个强烈的信号:浙江经济,要靠品牌赢得下一轮竞争。对照世界经济强国,我们会发现,企业要想基业常青,注定要走品牌之路,不管这条路有多坎坷。美国汽车工业曾出现过2000家企业,最终只剩下3家,美国饮料企业无数,笑到最后的就是“两乐”。所以我们不仅应知道品牌是“宝”,还须知道品牌是“命”。
可以相信,浙江在品牌建设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资本”。因为,我们已拥有了45个中国驰名商标,居全国第一,已拥有了83个中国名牌产品,列全国第二,虽然这些品牌与世界名牌相比还很小很弱;因为,我们承载着浙江制造代表中国制造走出去的光荣与梦想,正加紧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在不断地培育包括品牌在内的所有新的战略资源;因为,我们开始清醒地认识到,从品牌到名牌是一次长征,需要不断培育品牌、提升品牌、经营品牌、延伸品牌,从“品牌大省”到“品牌强省”更是一次长征,需要资本、技术、智力等要素向一批品牌企业不断集聚。
时代呼唤着能震撼世界的中国品牌问世,浙江企业,准备好了吗?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王纲)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