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成假冒伪劣温床? 国际商标协会主席:这是种误解

〖2015-1-23 8:26:27时〗 中国商标专网提供

【字体: 】【发表评论
新闻来源:人民网-知识产权频道  信息整理编辑:颜欢
 
    “有人认为,网上交易平台已成为假冒伪劣的温床和避风港。我觉得这是一种误解。”国际商标协会(INTA)主席约翰·斯科特·埃文斯今日接受记者采访时作上述表示。

    埃文斯告诉记者,在电子商务出现之前,他自己就曾经从事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工作,曾一直追查到小货车的后车厢,并且涉及到多个国家,对此深有体会。他认为,电商交易平台的出现并没有使假冒伪劣更加恶化,而只是让人们更容易获得假冒伪劣产品而已。

    这种错觉使得“部分消费者买到假货时,不是责怪侵权的店家,而是把怒火发泄到电商平台。”埃文斯说。

    “值得注意的是,电商交易平台本身也是商标,甚至是名牌商标,也会因为假冒伪劣而受到损害。”埃文斯相信,电商平台自身也希望有一个良好有序的市场。

    对此,埃文斯提到一种现象,即有一些品牌的所有者,希望把商标维权的成本转嫁给电商交易平台,他认为这样做是不合适的,“任何一个企业都有责任保护自己的商标。对自己的商标进行维权,是企业参加市场竞争的一个必然环节,也是自身义务的一部分,应该承担相应的成本,而不应该将之转嫁给交易平台。”

    他说,在线交易平台已经为打击假冒伪劣做了很多努力,阿里巴巴可能是做得最多的电商平台之一,包括帮助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领导小组用大数据的方法识别、查获违法链条等。“但是不管做了什么,都不可能100%根除交易平台中的侵权现象。”

    埃文斯认为,在商标维权方面,一个好的交易平台首先应当有清晰简明扼要、易于理解的商标保护政策和简单高效的投诉的程序,并且应当信守自己的政策条款和承诺,对侵权者作出明确的、行之有效的处罚措施,比如下架、关店之类。

    而对于企业来说,埃文斯认为,线上和线下的商标维权并没有本质的差别,法律上也并没有将二者区分开来。但是,进行互联网维权必须对在线交易平台在技术方面有精准的理解。比如他自己在某品牌工作的时候,就曾经使用了一套第三方提供的在线揭发、在线报告系统,以便能够及时得到假冒伪劣的信息,进而采取相应措施。(赵竹青)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