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华之杰”陷“中国驰名商标”迷雾

〖2012-6-4 8:17:52时〗 中国商标专网提供

【字体: 】【发表评论
新闻来源:济南日报  信息整理编辑:紫藤
 
    “家里做门窗用的是‘华之杰’牌子的铝材,说是‘中国驰名商标’,怎么查遍了网上的信息,也没有发现这个铝材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信息,这里面是不是有猫腻?”连日来,多位市民拨打本报党报热线,反映目前济南市面上有一个牌子是“华之杰”的铝材,宣称是“中国驰名商标”,但其背后有很多疑点。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华之杰”铝材济南总经销点 

  藏身平房小院 

  根据业内人士提供的线索,作为“中国驰名商标”的“华之杰”铝材的济南总经销点设在二环南路的一个平房小院。 

  6月3日,在一名从业五六年的铝材业内人士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位于二环南路的十六里河装饰材料市场北临的一个平房院落。院门正上方是一家汽修厂的牌子,旁边则是标有“山东华之杰新型铝材济南总经销”字样的广告牌。 

  小院里面,最外一间屋是一个酒水仓库,往里便是汽修厂的维修点,而在小院的最里面,是两间平房,在过道两侧摆放着很多铝材,铝材上的不干胶保护膜显示的是“华之杰”铝材,并用红色字体醒目标注着“中国著名品牌”、“中国驰名商标”的字样。 

  两间平房既是仓库,也是加工车间,除了加工铝材的切割机等机械,还堆放着很多型材,除了“华之杰”之外,还有“凤铝”、“坚美”等牌子的铝材。 

  一名工人正在东边的平房加工门窗,见有人来,这名工人把老板娘喊出来。在交流完具体做什么业务后,老板娘先是称“凤铝假冒的多”,随后,称“华之杰”是他们自己的牌子,对“华之杰”不干胶保护膜上“中国驰名商标”的说法,他称“华之杰”品牌“在上海那边很有名,基地在德州平原”。 

  上海“华之杰”与山东“华之杰”说法“打架” 

  根据铝材上面不干胶保护膜标示的联系电话,记者联系到山东华之杰新型铝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华之杰)。对方一位张(音)姓经理称,他们公司和上海华之杰门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华之杰)“是一家子”,山东“华之杰”铝材上标示的“中国驰名商标”是因为上海华之杰是驰名商标,所以山东华之杰就用了“中国驰名商标”进行宣传。至于上海华之杰什么时间获得的“中国驰名商标”称号,对方称“具体哪一年不清楚”。 

  记者随后致电上海华之杰,对上海华之杰是否是“中国驰名商标”这一 

  问题,对方工作人员先是予 

  以确认。在获知记者身份后,对方开始称上海华之杰只是“门窗加工厂,主要在上海做工地”,而山东华之杰是型材厂,他们只是进山东华之杰的型材,同时,他们公司也进其他牌子的型材,“做门窗用不同型材,就类似做衣服用不同的布料一样”。至于山东华之杰在型材上标注的“中国驰名商标”,对方称没有注意到该问题。 

  而在上海华之杰官网的“公司简介”中,有这样一段内容:“公司于2009年斥资3000万元建立山东华之杰新型铝材有限公司,公司位于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经济开发区东区,厂区目前占地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 

  记者注意到,上海华之杰网站的公司介绍中,罗列了诸如“质量过硬放心品牌”、“保护消费者权益服务信誉满意示范单位”、“中国消费者(用户)十大满意品牌”等称号,唯独没有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信息。 

  浙江“华之杰”:估计是仿冒我们的商标 

  网上资料显示,浙江华之杰塑料建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华之杰)是浙江华盛达集团控股子公司,是塑料建材专业生产企业。3日,记者致电浙江华之杰,该公司一工作人员首先表示浙江华之杰与上海华之杰、山东华之杰不存在任何关系,称作为“中国驰名商标”的华之杰,只有他们一家。随后提供了该公司负责浙江华之杰山东片区业务的方姓经理的电话,称这位方经理可能会更清楚一些情况。 

  随后,记者联系到浙江华之杰的方经理。“浙江华之杰是无地域注册,1995年注册的商标”,方经理明确表示,浙江华之杰和上海华之杰、山东华之杰没有任何关系,他也不了解有一家生产铝材的“华之杰”是“中国驰名商标”的情况。 

  记者随后从相关公开资料了解到,2008年前后,浙江华之杰的“华之杰”商标通过司法程序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上述资料显示,浙江“华之杰”商标注册十多年来,其使用范围已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并通过马德里协定在英国、美国、德国、俄罗斯、波兰等21个缔约协议国家申请了注册。 

  对是否了解国内建材市场也有另外的“华之杰”,方经理称“不清楚”,而对同样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其他的“华之杰”品牌,方经理则表示“估计是仿冒我们的商标,这种情况很多的”。 

  “假冒中国驰名商标,一是虚假宣传,二是欺骗消费者。”山东千慧商标事务所资深商标代理人赵冰告诉记者,对一个品牌是否是“中国驰名商标”,可以请当地工商部门出具认定书,当地工商部门有相应的监督机制,一旦发现有假冒的情况存在,首先就是停止使用,然后是相应的行政处罚。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