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抢注行为不足取
〖2012-3-31 16:42:29时〗 中国商标专网提供
【字体:
大
中
小
】【
发表评论
】
新闻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信息整理编辑:亦晨
    最近被炒得沸沸扬扬的“爱马仕”商标争夺案表明,随着中国富豪对国外奢侈品牌需求的增加,国际巨头们已经意识到了其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商标被抢注,可能对奢侈品牌的形象产生很大影响,眼下中国奢侈品市场火爆,很多国外奢侈品牌都存在这方面的隐患。
    回眸国际知名奢侈品品牌“爱马仕”商标抢注案:30多年前爱马仕进入中国市场之时,仅注册了英文“Hermes”商标,却没有注册中文的相关商标“爱马仕”。直到1995年,广东佛山达丰制衣公司抢先注册其中文商标,爱马仕开始提出异议并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要求撤销,但是被拒绝。此后,爱马仕不服裁定,将国家工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告上法庭。不过,最新消息是法院维持了商评委的驳回裁定。
    虽说中国已是毋庸置疑的商标大国,截至2011年,中国商标注册累计申请量、累计注册量、有效注册商标量均为世界第一,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仍然称不上是商标强国。目前中国商标有效注册量有500多万件,位居世界第一位。但中国各类市场主体中,拥有有效注册商标的企业仅为10%。也就是说,平均每10个市场主体才拥有1件有效注册商标。尤其是近期格外吸引人眼球的深圳唯冠和苹果公司的商标权纠纷案,美国篮球传奇巨星迈克尔·乔丹状告乔丹体育侵犯其姓名权,NBA当红“金童”华裔篮球运动员林书豪的中英文姓名被抢注等一连串事件,无一不显示出目前的商标产权领域蔓延着浓重的投机之风。国内“精明的”商家们都希望通过打“擦边球”的方式来获取商业上的利益,甚至一些品牌都还没有来得及进入中国,便被他们给注册了。但需要指出的是,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护创新、鼓励原创,而不是用它来牟取不当利益。
    众所周知,商标是用来区别一个经营者的品牌或服务和其他经营者的商品或服务的标记。尤其名牌商标更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但对于商品来说,商标仅仅是一个用来标示和区分的标签,只有企业创造出成功的产品、提供了完善的服务,这个商标才具备被社会广泛认可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现在,国内有如此多的企业热衷于商标抢注“打擦边球”,说到底,还是国内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品牌创造力偏弱的表现。要知道,一个国际名牌背后不只是产品本身,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附加值,恰恰是一些中国企业所不具备的。因此,中国企业想要做大做强,就必须要自主创新,一味模仿抄袭注定是没有出路的。唯一正确的途径就是以创新思维为支撑、着眼于拓宽自身的创意思维,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进行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创新。(吴学安)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