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字商标纠纷 一审悬而未决
〖2012-2-17 15:35:19时〗 中国商标专网提供
【字体:
大
中
小
】【
发表评论
】
新闻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中国商标专网信息整理编辑:紫藤
    摆在江苏盐城商人陈曙锋面前的“申”字商标注册证及其续展证明,浸透了他这10年来经营的心血和荆棘坎坷的创业历程。
    2月8日,陈曙锋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其对在“申”商标行政诉讼案中获胜充满信心。而由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下称上海闵行法院)审理的被告上海神仙酒厂侵害“申”字商标权之案依然悬而未决。
    据悉,“申”字商标的合法持有人陈曙锋于1999年10月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下称商标局)申请注册了“申”商标并于2001年4月正式获得确权,覆盖酒精饮料(啤酒除外)、果酒、葡萄酒等10项商品。在此期间,陈曙锋与位于四川省宜宾市的叙府酒业有限公司商讨原料供应合作协议,准备在上海成立一家属于自己的酒业公司。
    在经过前期时间的一段资本积累后,陈曙锋于2001年5月,即“申”商标核准注册后的次月,注资680万元人民币成立了上海金申酒业有限公司(下称金申酒业公司)。其产品由生产商四川宜宾叙府酒业有限公司提供原料酿造,由金申酒业公司负责产品外包及销售。
    2005年,由于国内白酒行业不景气,陈曙锋的公司宣告破产。
    2006年,不甘心事业受挫的陈曙锋携总价值为200万元的申酒库存来到北京。一方面作为两家房产公司的接待用酒推销以消化库存;另一方面,委托在京从事白酒批发业务的朋友代为销售。而这一过,便是4年。
    直到2010年11月,之前看似平静的“申”商标突起波澜——上海当地知名白酒制造商上海神仙酒厂以侵犯其产品外包装标识为由率先对陈曙锋及其“申”商标向商标局提出异议。据陈曙锋2月8日向记者透露,对方于2007年投产的“申酒”系列产品为上海神仙酒厂下属的众多产品之一,其外包装主要标识均为大号的“申”字和右下角小号的“酒”字所构成。“包装外观除了颜色、底图的上海风光外,其他地方几乎相似。”陈曙锋说道。
    但实际情况是,虽然上海神仙酒厂在2007年就已产销“申酒”,而陈曙锋及其金申酒业公司的主打品牌“申酒”早于2001年金申酒业公司成立伊始就已推向市场。2011年3月,商标局驳回了上海神仙酒厂对陈曙锋的异议,维持陈曙锋对第33类“申”商标的所有权。
    
    2011年国庆节期间,陈曙锋以上海神仙酒厂侵犯其“申”字商标权为由向上海闵行法院正式提起诉讼。同年12月,上海闵行法院对此案进行了开庭审理。
    记者日前从上海闵行法院了解到,对于调解的主张,陈曙锋及其委托代理人不持异议,但被告上海神仙酒厂的态度却较不明朗——就此事件,上海神仙酒厂此案负责人金小姐在得知记者的采访意图后表现得较为谨慎,以此案尚未宣判为由,亦不愿对此事做过多回应。
另从上海闵行法院获悉,由于庭外调解破裂,上海闵行法院将于近期对此案进行一审宣判。而有关此案最新的后续进展,本报将继续予以关注。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