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打造湖州产业集群品牌的思考

〖2012-1-13 9:32: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发表评论
新闻来源:中国工商报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紫藤
 


    近年来,浙江省湖州市积极为产业集群的商标品牌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各级政府从产业扶持、升级配套、品牌培育、集聚集群及领导力度等多方面给予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切合实际的扶持发展政策,建设了长兴蓄电池及新能源、南浔木地板、安吉椅业、德清生物医药、织里童装、南浔节能电梯、吴兴金属材料、安吉竹业等八大产业集群示范区,区域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 
    
    截至目前,湖州市八大产业集群共集聚企业9127家,2011年累计完成销售收入超过700亿元。集群的企业品牌意识明显增强,有注册商标的企业有1361家,其中驰名商标5件、著名商标49件。但是,在产业集群品牌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缺乏整体规划,发展后劲不足。品牌建设尤其是区域品牌的创建和宣传缺乏统一规划。产业集群内大多数企业没有专门的品牌策划团队,不能将产品品质、企业文化、包装宣传、品牌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没有充分利用品牌资源进行有效运作,企业品牌缺乏个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追求短期利润的现象明显。安吉椅业、竹制品,吴兴金属材料产业中的中小型企业,基本以贴牌生产为主;织里童装的品牌发展规划尚未形成,缺乏进一步提升发展的空间。

    2.缺乏自主品牌,产品附加值低。上述产业集群区域中低档产品仍占主要地位,不少企业研发设计能力不足,对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德清生物医药产业跟踪模仿开发的居多,自主开发的少。南浔电梯企业品牌创设理念单一,部分企业存在依附洋品牌的心理。安吉竹制品加工类企业多数满足于从事竹篾席、竹凉席等传统加工制造,没有专业的竹制品深加工研发机构,产品附加值低。

    3.保护意识不强,存在市场风险。产业集群在做强做大过程中对商标战略的运用不够充分,一些企业在品牌发展过程中急功近利,采用“傍名牌”的方式赚取非法利润,影响了集群区域内自主品牌的正常发展。还有很多出口企业商标国际注册意识不强,如安吉118家以出口为主的椅业企业大多没有注册国际商标,德清医药生物集群中仅有3家企业进行了商标国际注册。

    4.缺乏公共平台,政策推进乏力。由于缺乏对集群品牌的统一规划,各产业集群缺乏统一的产品质检中心、产品研发孵化中心等为相关产业和产品服务的公共平台,发展也不平衡。在政策推动方面,没有对企业集群品牌的奖励政策,政策缺乏系统性、全面性,执行力也不够大。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应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推动湖州产业集群品牌建设工作迈上新台阶。

    1.注重政策扶持引导,提高产业集聚度。各级政府要对集群示范区实行政策倾斜,加强品牌政策与项目、用地、技术、人才引进、财税支持等优惠政策的联动。设置专项品牌发展基金,用于运作区域品牌和培育企业自主品牌。列出重点品牌培育名录,推行联络员制度,开展全程式指导服务。

    2.加强公共平台建设,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在八大产业集群示范区创建专业品牌指导站,为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在产业集群内建立专业网站,为企业搭建信息和技术交流的平台;建立质量检测中心等统一平台,着力服务产业集群企业;建立完善各类产品研发中心,引导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

    3.不断完善机制,支持企业品牌建设工作。完善品牌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工作重点,整合行政资源,优化对创牌企业的服务和指导,形成“政府推动、企业主动、部门联动”的良性互动格局;明确相关部门职能,在投资融资、技术创新、项目审批、信贷资金安排、进出口管理、企业改革重组等领域,制定并落实政策措施,支持企业品牌建设工作。

    4.加强对外宣传推介,提升产业集群知名度。统一对外宣传推介,多角度、多层次开展产业集群品牌的宣传展示活动,通过童装文化节、中国椅业文化节、区域经济高峰论坛、新闻发布会及广告推介等方式,合力创造并分享区域品牌带来的集聚效应。(孙建新 王坚)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