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那是20世纪80年代,上小学的我怀着好奇心参加了学校的摄影小组。那时家里拮据,开始学的时候还是和老师、同学借照相机用,拥有一架属于自己的相机对我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后来,父母见我学得用心,拿出省吃俭用攒下的60元钱为我买了一架“海鸥”120相机,让我喜爱摄影的梦想插上了理想的翅膀。
那时一有空闲,我就要把宝贝照相机挎在脖子上,学着老师的样子取景、对焦、上弦、按动快门。同学、家人、小伙伴儿都被我拉来拍照,学校、公园、田野里留下了我拍摄的足迹……
从那时起,透过取景器观察世界、记录生活,成了我多年的习惯。
那时拍摄用胶卷,拍完以后不能马上看到拍摄效果,总会有一份期待和翘盼,一切悬念都要等到照片冲洗出来才能揭晓,这也许是传统相机拍摄的独特魅力吧!拍回来的照片要自己冲洗,把家里吃饭的大海碗用来盛显影液、定影液,厕所用来当暗房;没有曝光箱,就在父亲的帮助下动手制作;没有烘干箱,就用门窗的玻璃充当……记忆中,家里的玻璃上常常被我用照片贴得满满的,坐在小板凳上欣赏着自己的作品,心里总是美滋滋的。就这样,“海鸥”相机陪伴我度过了年少时光。
岁月匆匆,转眼二十几年过去了,我爱好摄影的那份热情依旧,虽然现在已用上数码单反相机,我依然不能忘怀那台“海鸥“照相机。每当从书架上轻轻拿起它,我就会感到格外的亲切和爱怜。我相信这一件旧物散发出的回忆气息,一定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显得愈加厚重。(魏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