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武”商标昨终审判决结果下月见分晓

〖2011-2-18 8:09: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发表评论
新闻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紫藤
 

    
    长达4年的汉津两地  “精武”商标之争,昨天(2月17日)终于在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走完了最后一道法律程序。主审法官并未当庭宣判最终裁定结果,判决文书将在下月底送达当事双方的手中。

    颇具戏剧效果的是,此前唇枪舌剑、你争我斗的双方辩护律师在案件终审完结时,均以相互微笑和握手的方式收场。双方期望法律能在近似商标认定问题上给出最终的、统一的评判标准,“这对以后的国内企业商标争议具有标签意义”。

    一笑泯“恩仇”

    “每次庭审都见面,现在我和天津精武的代理律师米阿前都是朋友了。”湖北得伟君尚律师事务所文峻律师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他是武汉方面的法务代理人。

    在这场商标争夺战中,围绕“精武”二字,天津与武汉两地企业展开了一场拉锯战。从国家商标局的申诉到国家商标局评审委员会的行政复议,再到天津精武将国家商标局送上北京中院的被告席,双方毫不相让,坚持走完全部法律程序。

    和以往一样,这次庭审现场,双方争辩焦点依然是天津公司申请在“熟鸭脖;熟鸭;熟鸭内脏”商品上注册“精武”商标是否属于“补充注册”,以及谁拥有“在先权利”。

    北京高院在最后并未立即公布判决结果。文峻介绍,不出意外的话,“法院的判决文书会在下个月底左右送达我们手中。”

    天津精武方面的法务代理人、天津市天金商标事务所所长米阿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现在,我们更多是在商标审查标准和法理上的争论。……企业之间的恩怨纠纷已经不重要,估计终审也是维持一审判决。”

    “希望得到一个方向”

    “官司打到现在,双方都希望得到一个关于如何认定近似商标的统一评判标准,”文峻表示,“问题的关键在于对同一个商标的争议问题,国家商标局和国家商标评审委员会出现了不同的评判结果。”

    华中商标事务所所长丰明霞称:“国家商标局对近似商标认定的标准有着详细的说明和规定,但在不同时间段会有不同的调整,不同的审判员对标准的理解又不一样,会出现不同的评审结果。”

    记者从武汉鸭脖行业协会了解到,为了应对和摆脱商标问题的纠纷,武汉鸭脖企业已正式集体申请‘精武路’的新商标,目前正在等国家商标局的审批,“一旦注册成功,协会旗下企业均可使用集体商标,彻底杜绝类似津汉精武商标之争的后患。”

                                                                                     (记者 刘晓杰)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