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副业”当主业

〖2011-2-14 8:27: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发表评论
新闻来源:新闻晨报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亦晨
 


    日前,惠普公司新推出了平板电脑TouchPad,不过这款产品要想进入中国市场,恐怕会遇到“拦路虎”――国内某从事电子产品开发的高科技公司已经抢先一步申请TouchPad在国内的商标权。业界猜测,惠普很可能要为此支付一笔不菲的转让费用。

  初闻此消息,笔者是有点小小欣慰的。在以往的知识产权报道中,中国企业往往扮演着“被抢注”的角色,好不容易带着商品走出国门,结果发现商标已被别人抢注。比起这种“木知木觉”,此次中国企业表现出对知识产权,以及背后商业利益的高度敏感,应当说是一个进步。

  但细究后发现,这家高科技公司似乎有把商标权交易作为“主业”的倾向。事实上,众多“果粉”热衷的苹果手机iphone,当初进入中国市场时也向该公司支付了300多万美元的转让费,因为后者也抢先一步在中国注册了iphone商标。不仅如此,它还一口气注册了“s-phone”、“g-phone”、“t-phone”等各种含有“phone”的商标。这架势,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互联网领域的域名抢注现象。有人说,这种行为固然不违反商业竞争原则,但充满了短期投机心理。笔者深以为然。

  该公司的招股意向书显示,来自苹果公司的365万美元转让费,占其全年净利润的近30%。另一方面,这家公司也做平板电脑,但主要是简单的硬件集成,在系统自主开发以及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和国外产品仍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尽管赚了高额转让费,但在产品上面还是差人一等。而对于一家高科技公司来说,靠抢注商标获利,主业表现却平平,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我们都希望,有一天本土科技企业能和跨国公司分庭抗礼。其底气,不仅来自于商标意识上的“抢先一步”,更来自多年的苦心钻研、稳扎稳打和具有竞争力的创新产品。(章迪思)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