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傍“枝江” “技三工”被驳回

〖2011-1-10 8:14: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发表评论
新闻来源:武汉晨报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皓月
 


    “以前不少人抢注大品牌、热点商标,现在更多人选择注册近似商标。例如国外有个‘船王’,武汉就有8个‘船王’,都是在‘船王’上加前后缀。”在9日武汉市工商局举办的商标知识培训班上,武汉一商标事务所负责人这样描述当前的商标抢注战。

    会上,华中商标事务所主任尤昌等业内人士披露了两个案例:不久前,有人申请‘技三工’商标,“听起来很正常,但联想到湖北省著名的‘枝江’商标,其用意就很明显。”最后“技三工”商标申请被驳回。

    还有一家企业将‘红’与‘营’组合起来申报一个商标,‘红’字在上,字体大,‘营’字在下,字体小。然后又将‘牛’和‘养’组合起来申报一个商标,‘牛’字在上,字体大,‘养’字在下,字体小。企业将这两个商标用在一个饮料包装上,消费者很容易被误导。”

    近年来,因商标申报审核程序更加严格,抢注大牌、热点商标的机会越来越少,一些申请人和机构将眼光盯向近似商标,不少人削尖脑袋仿冒知名商标。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遭遇商标抢注的多为老企业。不少企业初期只重营销,缺乏商标保护意识;在停业、改制期间,又因商标保护期限到期而忘了“续标”,最终被人抢注。上述情况在武汉市和省内其他县市均有出现。

    “不要说被抢注,即使是刚进入申请注册阶段,企业要解决这个问题也很麻烦,往往要付很大代价。”一位与会的业内人士说。据了解,一些企业为争取回被抢注的商标,往往要付出10万元乃至更高的代价。

    正因为如此,抢注已成为商标领域掘金的“灰色地带”。会上有专家介绍,一武汉商人抓住某国外服装、箱包品牌未在国内注册的机会,抢注成功,前不久该商标出手,获利近50万元。

    尤昌等专家认为,商标被他人注册,企业自身要负一定责任。“有的企业商标意识薄弱,规模很大都未注册商标,因而被他人注册;有的企业则是在申请商标时,委托的机构不专业,为企业申报错误的商标类别,遗漏了适合自己的商标类,结果被他人注册。”(记者李婷 通讯员柳青 胡俊)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