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白酒卧“川”看“泉”
〖2004-10-7 23:57: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大
中
小
】【
发表评论
】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xwbj#
#xwtp#
生活日报消息:
“家家泉水,户户飘香”,这句济南趵突泉酿酒厂的广告词,不仅泉城人家喻户晓,同时也成为泉城市民介绍泉城的口头语。记者日前对这家老字号进行采访时,挖掘了不少鲜为人知的老故事。
从“锦绣川”到“趵突泉”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进厂的吕兴臣,现在是济南趵突泉酿酒有限公司的科研所所长。谈到进厂时的情景,老吕感触颇深。
从师傅口中,老吕了解到,趵突泉特酿的前身有好几个名字。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建厂时,曾用过“卧虎山”这个名字,因当时还没有注册商标的说法,也就是自己给白酒起了个别名而已,再说那时大多是散酒,叫这个名字也会跟其他厂家有个区别。
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当有了注册商标这个说法时,企业抓紧注册了一个当地的地名“锦绣川”,同时企业名称也由“历城仲宫酿酒厂”,更名为“国营济南酿酒厂”。1983年前后,躺在计划经济被窝里的“锦绣川”活得挺滋润,就在这几年该厂又出现了“万竹园”、“舜井”等地方特色鲜明的品牌,就连企业所在地的“仲宫”两字,也曾经上过企业的品牌榜。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现任董事长邢介平一行走马上任。除独创了“国营企业民营管理”新的管理模式外,老邢带头把曾经红火一时的“锦绣川”等品牌进行统一和重新设计,于是诞生了现在的“趵突泉”商标,并且一直延续到现在。
“厂长有权批三瓶酒”
“山东四大名酒之一在仲宫,想当年锦绣川白酒可是紧俏货”。现任济南趵突泉酿酒有限公司秘书长的赵书学告诉记者。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鲁酒文化中有四大白酒之说,是指锦绣川大曲、景芝白干、兰陵大曲和曲阜老窖。“那时的锦绣川大曲可紧俏了,谁家结婚能搞到一瓶锦绣川酒、一包琥珀香烟,立马会被邻里乡亲高看一眼。那时我们厂长批一个条子,最多能批三瓶锦绣川酒。”赵书学告诉记者:“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山东四大名酒锦绣川,散装的一斤八毛钱,成瓶的一瓶一块五,价格是次要的,关键是没货,整个厂子产量也就300吨。有一年快过年时,当时的历城区副区长在年货调度会上明确提出,酒厂要保证计划内供给职工每人二两锦绣川。现在看来挺可笑的事,那时确实就这样。”
瓦缸成了“新武器”
俗话说:姜是老的辣,酒是陈的香。所以好酒大多经过陈酿,只有经过陈酿的酒,才会具备美酒的品质。近日,记者驱车赶到趵突泉特酿的大本营,一睹酒缸芳容。
记者刚停下车,就被经警告知,厂区内禁止吸烟。后被告知,济南酿酒厂生产厂区下面全是酒槽子,酒厂生产的原酒(65度以上还没有加工的酒)都存在脚底下,经过一段时间储存后,倒到酒库的酒缸里,这里的原酒有5000吨。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来到第二酒库。酒库门刚打开,一股浓浓的酒香扑面而来。这里有700余个大酒缸,都是瓦缸,酒缸个头近两米,记者踩着凳子才能伸手够着大缸里的酒。
董事长邢介平看到记者对大酒缸感兴趣,告诉记者,50年前这里酿酒也用酒缸,只是没有现在的大。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济南酿酒厂前身是历城县供销社的一个加工厂,既有白酒生产,也有果品加工。四五间平房,七八口农家用的水缸,十几个工人,就是济南酿酒厂当时的全部家当。后来,随着产量的增加和工艺的更新,酒缸先后变更为木柜和不锈钢罐,现在又转回到瓦缸。现在用的瓦缸,是安徽一厂家采用高科技防渗漏技术制成的,最适合长时间储存原酒。近2000个大块头酒缸,用汽车运了半个多月。
站在二号酒库最东边一排酒缸前,老邢自豪地让记者猜猜这批酒的市场价格。记者已经知道目前济南酿酒厂最高星级的酒价为288元/瓶,看看酒缸上标注的“芝麻香型”,再看看老邢神秘的眼光,记者往高处猜了个500元/瓶。老邢笑着告诉记者,500元仅能买半瓶。据老邢介绍,“芝麻香型”是国内稀有的一种香型,堪称“中华一绝”,目前还没有正式上市,估计上市价格在1000元左右。“春节前,泉城市民可以品尝到芝麻香型极品酒。”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