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四川商标注册
〖2004-9-29 8:43: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大
中
小
】【
发表评论
】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xwbj#
#xwtp#
西南商报消息:
9月初,在四川商标经营界,万全知识产权四川事务所首家引进商标实物交易经营模式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通过从工商相关部门获得的信息,目前,成都市现有商标经营的单位40余家,80%是近两年发展起来的。看来,商标经营随着市场发展含“金”量是越来越大,那么,在当地,其经营现状如何,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现象一:四川企业注册少
“目前,当地企业商标注册比例是100:4,也就是说100家企业只有4家企业进行商标注册。”在四川省工商商标事务所,一位从事此项工作10余年的工作人员谈及当地商界商标注册现状摇头感叹。就此现象,记者接触了成都部分生产型企业,对方也颇有苦衷。新都生产家具的一王姓经营主说,他们有的产品已申请知识产权保护,然而在外省屡被仿制。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但地方保护主义则使维权大打折扣。因此,积极性颇受伤害。另有数家企业不积极注册商标,并非不注重企业的品牌和生命,而是经验提醒他们,人怕出名猪怕壮,从而对经营环境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现象二:电子域名抢注多
8月11日,成都小伙黄露波注册球星贝克汉姆“beckham”就是电子域名注册之一。事实上,在奥运会期间,随着金牌数量的增多,成都所谓的“专业炒手”就通过电子域名就电子商标和网络实名对国内金牌获得者进行抢注。据业内人士透露,在奥运会期间,抢注商标的人员最多,估计有1000余人。记者问其从业初衷,对方说,随着市场发展和法律的健全,商标作为一种投资,门坎并不高,就几千元,回报可能是几倍甚至几十倍。记者问有没有风险?对方说可能有吧,不过身边的人都这样做,他跟着做。就此行为,记者采访了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相关负责人,他说,经营商标并做为职业是一件值得提倡的事。不过,成都从业者对电子域名很热衷,就体现了非正常的急功近利心态。从法律方面来言,这种行为没有实际意义而不受保护。
现象三:实物成交量低
据了解,万全知识产权四川事务所首家引进商标实物交易经营模式不仅在四川省业界尚属首例,就是在全国,也属开先河之举。据悉,该事务所9月初面向全国推出,然而,至记者发稿日,对方30余件实物商标没有一件有人“接招”。
谈及此结果,该商标事务所负责人王治军对记者连说数声“想不到”。表情是一脸困惑。为此,他向记者陈述了推出此经营模式的初衷:目前,商标注册交易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均在网上进行。但也同时带来一些弊端,譬如商标图案在网上显示与实物存在差异。同时,当前服务的对象大部分没有应用网络,而此现象,在相对落后的西南地区尤为突出。
那么,商家何以不“接招”,记者就商标注册相对火热的服装、饮食行业进行了打探。在一加工贴牌知名品牌的服装厂,经营主谈了自己的想法:“贴牌经营可以轻松赚取最大的利润。”一经营火锅连锁的老板则说:“成交费用最低都是10万元以上,其价值没有那么高。”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