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车企搞自主品牌 几家欢喜几家忧
〖2010-9-29 8:31: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大
中
小
】【
发表评论
】
新闻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清杨
    日前,东风日产在北京正式发布自主品牌“启辰”。据悉,从东风日产开始,东风旗下几乎所有合资企业都将上马自主品牌项目。例如,东风汽车公司与标致雪铁龙集团9月在武汉共同发布神龙汽车5年发展规划,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宣布神龙自主品牌。同时,东风本田筹备自主品牌也有数年。业内人士向媒体表示,东风本田自主品牌预计在明年发布,很有可能在自主品牌发布之时就同步推出首款车型。
  
    上世纪90年代,我国最早的汽车合资企业——北京吉普就曾推出一个自主车标,该标识可以称得上是国内第一个“合资企业自主品牌”标识。目前,更多汽车合资企业在华推出自主品牌。2007年,广州本田宣布其自主品牌计划,随后定名“理念”。今年7月,上汽通用五菱发布自主品牌“宝骏”。 
  
    据悉,汽车产业振兴规划研究制定者之一、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黄永和曾明确提出了“合资企业在中国注册的汽车品牌也是自主品牌”,并且阐述了自主品牌应满足的四个条件,即由国内汽车生产企业包括中外合资企业生产,并在中国取得注册商标专用权;必须是上述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独家拥有商标专用权;上述企业拥有该品牌的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工业产权、产品改进和认可权以及产品的技术转让权;作为消费者识别的主要标志必须在汽车外部显著位置如车头和车尾加以标注。
  
    对于合资企业创立自主品牌,管理部门显示出鼓励和支持的态度。业内分析人士认为,政府采购自主品牌车型的具体细则将在今年年内出台,“自主品牌”范围将扩大至合资企业所设品牌,采购比例也将大大超出拟定的50%。“除了管理部门的态度之外,政府采购的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合资企业创建自主品牌。”该人士告诉记者。
  
    然而,有了管理部门的鼓励,汽车合资企业成立自主品牌也将涉及多方利益。例如,合资企业内部的中方、外方之争,一些在政府采购市场较为强势的外资品牌可能会因利益问题而心有不甘,一些无外资背景的民族企业也将颇有微词。
  
    戴姆勒对中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商评委)的诉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述情况。据悉,戴姆勒早在2005年北京奔驰成立之前,就已申请注册“北京奔驰”商标,最终未能获得授权。商评委对此答复为,“北京奔驰”商标属于合资公司所有,戴姆勒无权独立所有。坊间传闻深层原因是,“北京奔驰”在某种程度上可被视为合资公司的自主品牌,不可能授权戴姆勒独有。
  
    专业人士表示,无论怎样,在配套实施相关政策与法规以及不违反公平竞争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汽车合资企业创立自主品牌,可以扩大竞争,使外资加速向中国市场投放新技术与新产品,从而促进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否则,汽车合资厂商卖力宣传,却看不到对中国汽车产业的丝毫促进作用,那也只能是让消费者图看热闹罢了。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