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海外商标战--协商解决为上策
〖2004-9-19 16:03: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大
中
小
】【
发表评论
】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xwbj#
#xwtp#
经济观察报消息:
海信与西门子关于欧洲地区HiSense商标所有权问题引发的争议,引起了各方关注。目前纠纷并没有进入法律程序,双方仍有希望通过谈判达成共识,问题的关键是海信从德国博世-西门子公司手中购买HiSense商标的最终价格。
据了解,早在2003年,海信集团就已开始与德国博世-西门子家用电器集团,谈判购买“HiSense”商标事宜。但对方开价过高(据有关方面透露西门子提出了约4千万欧元的价格),海信无法接受,遂于今年9月初在欧洲启用新商标“Hsense”,用于海信平板电视、变频空调等产品的出口,并向媒体披露了西门子的“抢注”行为。
很快,西门子就发表声明予以否认,据博世-西门子公司方面称,西门子从1999年就在欧盟注册了一系列以“Hi”打头的商标,“HiSense”只不过其中有一个商标恰与海信的英文标识拼写相同。而海信方面认为,海信的“Hisense”是独有的原创性商标,而且海信的产品早在1996年就已经获得市场好评,并在1999年被国家认定为驰名商标,已享受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的保护。
但有关专家认为,由于知识产权非常明显的特征就是有其地域性——大多数国家的规定都是按照注册商标的时间先后来对商标进行保护,也就是说,谁先注册谁先获得。据悉,虽然海信在1993年就已经获得国内商标注册,但之后并没有在德国提出国际注册申请,因此不能适用于《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中的“优先权”条款。
“如果企业没有在中国之外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别人就有权利在未受保护的地区使用该知识产权。商标在这个问题上的适用性是一样的。”另外,虽然“巴黎公约”中对“驰名商标”有相应的保护条款,但驰名商标可能并不能改变知识产权地域属性的问题。海信被认定为国内“驰名商标”的时间是1999年1月5日,而西门子在欧盟注册“HiSense”也是1999年,到底谁先谁后?西门子是否“抢注”?还必须由德国当地的商标注册机构进行定义和判断。因此“在纯粹的知识产权的范围内,目前很难找到西门子的毛病。”协商应该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手段。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