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致富 数万叫价悠着点
〖2004-9-10 8:58: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大
中
小
】【
发表评论
】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xwbj#
#xwtp#
成都商报消息:
近来,围绕商标的新闻不断:“528”被抢注,蓝剑集团随即向有关方面提交商标异议书;“8632”商标持有人对本地100多家打着“8632”招牌的火锅店开炮;第一个商标交易平台开始运营,一个商标叫价150万元……
记者发现,市场在对商标的运作过程中,开始突出一项创富功能———一些商标投资人希望靠转让商标致富,这一行当内最引人注目的一个例子就是成都一个商标投资人已成功卖掉100多个商标。商标创富究竟如何,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
在成都业界流传着这样一则传奇:成都“商标第一人”伍东,已经累计注册了200多个商标并成功卖出了100多个商标,平均每个商标售价5万元!昨日,伍东向记者否认自己是“商标第一人”,但这并不影响成都业界对转让商标致富这种传奇经历的向往,事实上,商标创富的观念在越来越多的投资人群中生长。
“保守估计,成都目前从事商标注册并进行转让的专业投资者,大概在20人左右;10%左右的注册商标申请,都是投资者所为,”万全知识产权事务所总经理王治军这样告诉记者。成都市工商局商标分局局长袁蜀泉昨日则表示,商标注册市场已经存在一定泡沫,商标主管部门不提倡动机不纯的行为。
商机商标叫价动辄数万
王治军站在商标信息栏前,踌躇满志。他身后的墙面上,贴着22个待转让商标,花花绿绿很是好看。这是他创建的成都第一个商标交易平台。细看这些等待转让的商标,架势不小。一个图文商标“菊花”,注册类别为30类,核定使用商品为:茶。商标拥有者叫价“150万元”;该人士拥有的另一个图文商标“都江堰”,核定使用商品仍然为茶,报价也高达120万元!另外,“西部开发”、“统一”、“经典鸟”等商标也一一标价出售。王治军介绍,一个文字服装类商标“秋香”,标价10万元,有服装厂愿意出价5万元,结果商标所有者还不愿出售。
挂牌半个月,虽然一个商标还没有成交,但明显引来了人气,王治军要把这个商标交易平台继续开展下去,他正在积极联系商标所有者,希望能够把挂牌商标数量加大。“毕竟,商标注册和交易市场正在不断升温,”王治军告诉记者,他的事务所平均每天能够接到两个商标注册申请单,而市场潜力还没有完全显现,“成都每100家企业,只拥有5个商标,也就是说20家企业中,就有19家企业目前还没有商标”。
先行者专业炒家现有20余人
“有一个投资者,专门注册商标用以销售,现在已经注册了200多个商标,已经卖掉了100多个,每个商标转让均价5万元左右!”王治军透露,因为商标转让中,出现了金额不菲的转让价格,许多投资者已经进入商标注册、出售的行列,“所有申请商标中,大概有10%左右的商标都是投资者的创富工具;而专门从事商标注册的人士,整个大概有20余人”。业界人士认为,目前不断出现的商标被抢注事件,比如“528”的被抢注,不断刺激着企业老板的神经,“市场才刚刚起步,”王治军这样表示。
注册成本一个商标2000元左右
据介绍,商标注册申请的门槛较低,加上商机凸现,许多社会投资者都走上了这条投资之路。商标注册的门槛究竟有多低?据了解,商标注册者只需要两个步骤,首先,是对自己草拟的商标进行查询,看你所草拟的商标,是否已经被别人注册,查询费用大概为120元;第二步,如果别人没有注册,那么就可以委托商标事务所进行注册,金额大致为2000元左右。如果一切顺利,两年左右就可以拿到注册证书,你就成为该商标的合法产权人。
成为商标产权人后,你就可以把商标用于产品生产销售,转让也是处置方式之一。申请商标尚没有拿到证书的两年时间里,因为存在拿不到证的风险,转让价格都比较低,一般的商标转让都是正式到手的商标。王治军透露,他有一个客户,已经申请注册了80个商标,按照一个商标注册费用2000元计算,成本也高达16万元!
叫价百万是怎样炼成的
一个“菊花”茶商标叫价150万元,凭的是什么?记者辗转找到这个商标的所有者文先生,他并不认为这是在漫天要价。文先生是一个企业主,取得“菊花”茶商标已有20年时间。在当初产生转让“菊花”商标的念头时,他对商标价值也没有底。他调查发现,外地有三家茶叶企业,都在生产菊花茶,年产值都在千万元以上,但由于“菊花”商标握在他手中,因此都不敢打“菊花茶”。一次,他发现雅安一家茶厂生产“菊花苦丁茶”,他随即向工商部门举报,该企业马上被勒令停止生产“菊花茶”。商标的所有权的威力如此巨大,让文先生大为振奋。
目前,商标事务所已经把“菊花”茶商标转让的信息传递给了省外的茶叶企业,文先生正静待下文。对于他持有的“都江堰”商标,文先生认为,这个商标因为都江堰市的成立,将成为绝唱,因为商标法规定市级以上的地名不能申请商标。加之都江堰“申遗”成功,也加大了该商标的价值。
商标设计专家介绍,好的商标,首先应该有文字内涵,要耐人寻味,这是靠灵感的事情,不是想有就有的;其次,商标图案要精美,具有强大的传达视觉效果的作用,与产品形象相符。
接招谁来慷慨买单
王治军介绍,目前,商标买方市场主要有三类买家,一是许多企业产品面临出口,按照国际惯例必须要有商标,而企业此前商标意识较薄弱,没有注册商标,情急之下,需要购买商标;其次,本地企业和外商投资项目合作,外方公司要求中方公司注册商标,规范经营,因此这些中方公司也是商标购买潜在对象;第三,一个企业对商标投资人注册的商标,十分喜爱,认为符合自己的产品市场,因此购买商标。
商标局吁请理智投资
对于商标投资这股暗流,主管部门究竟有什么看法呢?记者日前采访了成都市工商局商标分局局长袁蜀泉。袁局长表示,对于个人投资注册商标并用于炒卖的行为,商标部门有所察觉,这种投资已经产生泡沫,商标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具有创富能力。他强调,商标申请主要是用于产品生产和销售,而并不是用于炒卖。
正常的商标转让也有很多成功的案例,“红梅”香烟品牌,就是成都卷烟厂转让给云南卷烟厂的,转让价格180万元;邛崃“川派”白酒品牌,就是从外地买回来的,价格为30万元。这也许给商标投资者以一定的刺激。
不提倡靠抢注致富
但是,一个商标是否具有价值,能否完成转让,是由很多制约因素限制的。据了解,目前商标转让没有确切的定价体系和参照,因此转让中价格很难操作,一些人动辄标价上百万元上千万元,这其实是有价无市。伍东也表示,由于文化层次、欣赏角度等差异,某些人认为好的商标,在别人眼里就一钱不值。由于一阵风的扇动,头脑发热,梦想一个商标就能够卖上几十万元几百万元,袁局长认为这不是理智的行为,虽然一些商标申请下来就有可能以极高价格出售,但这毕竟是少数。“海尔”一个商标之所以能够有那么大的价值,那是几代海尔人不断努力的结果,为了这个品牌投入了巨大的广告费用,而且是在实实在在的实业基础上完成的品牌之路。而对心存抢注商标侥幸创富的投资者,袁局长透露,对于这种动机不纯的商标行为,商标主管部门不予提倡,这里有投机因素。
体会商标市场并不火爆
素有成都“商标第一人”之称的伍东原来是四川省商标事务所干部,后来下海自己干起了商标注册。在省商标事务所工作之余,伍东就开始进行商标设计、申请。伍东特别强调商标申请的专业性,他说虽然自己设计并成功申请了一些商标,但手上仍然滞留着几十个。伍东认为目前商标申请存在一定的问题,而商标转让行情也并不火爆,他强调他转让的商标数量很少,而且价格也没有5万元那么高。他注册的商标一般售价仅在2万元左右,一个叫“快尔”的食品商标网上交易成功,售价1.8万元。
对目前看似火爆的转让状况,伍东认为是有人炒作。来自国家工商总局的信息显示,去年全国累计注册商标46万个,而成都仅仅只有9000多个,在这种情况下,商标投资者的风险相当大,成功转让的机会并不多。伍东称,商标事务所门槛很低,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是造成目前商标市场混乱的原因。据介绍,开办商标事务所,不需要从业人员具备很高的专业素质。据悉,目前成都有商标事务所50余所,按照去年9000个商标注册数量,每个商标事务所平均每个月40余个,而王治军透露,每个月一个商标事务所接单少于30个的话铁定亏损。
对于一些投资者瞄准抢注做文章,伍东表示,随着审查不断严格以及企业商标意识的加强,这条生财之道将会越走越窄,三九集团就对148个涉及43个类别的商标进行全面注册,达到了自身商标的全面保护。
计划每月申请一个商标
26岁的苏创在武侯区一家皮鞋厂搞设计。从前年开始,他开始接触并迷恋上了商标注册。苏创最佩服伍东,正是伍东的传奇,影响他进入了这个行当,因为“伍东注册了200多个商标,卖了100多个,手上的商标价值千万元,几年前就开上了奥迪”。
苏创告诉记者,他计划一个月申请注册一个商标,在他的意识里,这有些买原始股的意思,而每个商标2000余元的注册费用,是苏创每月工资的小部分。苏创现在手上究竟握有什么商标?苏创告诉记者,他注册了服装类的“太空女郎”,其他的不便透露,因为都在公告期,他申请的这些商标,都是抢注一些大企业商标缺漏,不告诉记者,是为了不打草惊蛇。
商标注册就是比谁敏锐
前年,电影《花样年华》热映,苏创敏锐地察觉到,“花样年华”正好和鞋类产品相匹配,于是马上通过商标事务所查询,结果早就有人捷足先登。既然有那么多人盯着商标注册,苏创觉得这中间肯定有内容,于是开始留意起商标注册来。
后来,足坛巨星贝克汉姆进入苏创的视野,踢球的,注册成为鞋子品牌岂不很好?不料,商标查询下来,关于“贝克汉姆”的衣帽类商标只剩下婚纱、内衣没有注册。苏创于是想注册“贝克汉奴”,结果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因为两者太相近似,而未予注册。苏创于是长了一智:四个字的商标,有三个字一样,一般都没戏。
后来,他终于注册了一个商标,去取商标申请受理书的时候,遇到一个服装厂家在查询有没有商标转让,那厂家看中一个熊猫图案的商标,开价10万元,结果卖家还不卖。这更加坚定了苏创的决心,更加敏锐地从报纸、杂志、电视上寻求信息,寻找灵感。
“这其实是一个比谁快的问题,”苏创认为自己屡屡落后,是由于自己的阅历较浅,也没有赶上商标注册的黄金时期。“现在动物名字基本上都被注册了,如果以前注册了一个动物名字,那是什么概念?!”苏创告诉记者,比如“猪八戒”、“八戒猪”,甚至果子狸都有人注册,媒体上某一段时间的热门词汇,基本上全都被注册了。(张继)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