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名牌泛滥之惑
〖2004-9-6 11:03: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大
中
小
】【
发表评论
】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xwbj#
#xwtp#
厂长经理日报消息:
作为商品价值的延伸,名牌商标和名牌企业的字号等无形资产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由世界品牌价值权威评估机构“世界品牌实验室”及“世界经济论坛”共同组织评审并发布的2004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中,浙江省有包括雅戈尔、杉杉、雕牌等34家著名品牌上榜,总的品牌价值高达近1300亿元人民币。
谁动了我的奶酪?
浙江省拥有大量的著名商标和生产企业,而这正成为“傍名牌”的造假者活动的温床。确实,浙江省很多企业的商标品牌都经历过纳爱斯公司和永乐家电类似的侵权之痛。
“法派”西服是温州法派集团生产的著名西服产品,然而早在2001年,上海一家贸易公司就在“法派”商标前加上“啄木鸟”三个字,并在“服装、鞋、帽”等商品上申请注册了“法派啄木鸟”商标。还有一家公司将自己的商标注册为谐音的“发派+FAPAI”。虽然这些商标经国家工商管理部门裁定最终予以撤销,但也反映了浙江省的著名商标品牌遭受侵权的严重性。
杭州奥普电器有限公司是“浴霸”这一行业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在国内取暖行业排名首位的企业。其所拥有的“奥普”商标是浙江省驰名商标,品牌价值过亿元。但在不断取得成功的同时,奥普公司却被“傍名牌”现象拖得疲惫不堪。据了解,浙江省市场上曾先后出现“奥普电器(深圳)有限公司”、“香港奥普电器有限公司”、“香港奥普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等三个傍“奥普”品牌的公司。浙江省工商局的有关人员告诉记者,这些所谓的“奥普公司”都是无办公地点、无厂房、无生产设备的“三无企业”,根本没有任何生产和经营能力,但都通过“奥普公司”这一企业名称进行“授权使用”和委托生产,从中牟取暴利。于是,浙江宁波和嘉兴的一些小企业甚至家庭作坊以“奥普”的名号大肆生产、推销所谓的低价“奥普浴霸”。“傍奥普”不仅严重影响了奥普的品牌形象,而且给杭州奥普造成了高达到数千万元的损失。
据了解,“傍名牌”的手法各异,有采取注册类似于已有品牌的商标,以造成消费者错觉的,也有通过异地注册相同企业名号,再突出企业名中的商标号以误导消费者的;在地域选择上,有在内地申请注册已有商标名号的,也有在境外申请的,而后者近年来尤为严重。由于商标的申请要遵循区域原则,一些不法厂家和个人于是利用境外一些国家和地区宽松的商标注册环境,抢先注册,牟取不正当利益。
傍名牌的背后
浙江省的一些著名品牌为什么总是被“傍”,而且其势不衰呢?业内人士称,这除了表明近些年来浙江省新兴的一批著名品牌对消费者的巨大影响力,从而构成对造假者难以抵挡的诱惑之外,也不可避免地有一些深层次的原因。据了解,在内地,商标只能在北京注册,而企业名号,在县一级工商局就可以登记。商标注册和企业名号注册的分离,使造假者可以方便地在地方注册一些著名企业的名号,并突出其中的商标这种形式来“傍”名牌商标以躲避惩罚。不过,随着工商管理部门对这种侵权行为的认识,并采取有力的打击措施,这种“傍名牌”的形式还是可以消除的。然而,一些地区的地方保护主义和监管不力依然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都给“傍名牌”行为留下了生存的空间。
那么,“傍名牌”的行为何以发展到港澳台地区甚至国外呢?
据称,这和国内严厉打击侵犯著名品牌的行动有关。浙江省工商局的吴平调研员告诉记者,在大陆,侵犯驰名商标,是要追究刑事责任的。这多少使造假者有所顾忌,不敢在大陆明目张胆地假冒名牌产品。于是,“傍名牌”调转枪头,将阵地转移到港澳台地区甚至国外,通过在这些地区抢先注册内地的商标品牌,然后再登陆中国大陆,通过“授权使用”和委托生产赚取利润。
“傍名牌”的背后正是巨大的经济利益在作怪。据介绍,利用著名名牌的巨大影响力,不仅可以赚取巨大的经济利益,而且可以借壳生蛋,发展自己的品牌,但这些都是以侵犯和牺牲著名品牌的声誉为前提和代价的。一件原本不过十几元的衬衫,一旦成功“傍”上名牌后,价格可以立即翻上几番。由此出现的另一个现象是,名牌“泛滥”。在一些服饰店,雅戈尔、杉杉、鳄鱼、花花公子、啄木鸟、华伦天奴等国内外著名品牌满眼都是;店铺的招牌上,也都用“法国名牌”、“意大利名牌”等标识抢夺消费者的眼球。据悉,只要500元,就足以让人从头到脚武装一身“名牌”。而一些知名企业为此付出的是每年高达数亿元的巨大损失。“傍名牌”现象不仅损害了消费者,也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
维权,任重而道远
《水浒》中李逵遇到假冒他的李鬼,怒从中来,刀起头落,结束李鬼的性命。在21世纪的今天,这也许是真名牌经营者既血腥又解恨的一个梦。他们花大力气研制新产品,投放大量广告来促销,谁知新品上市没几天就有假冒。若要逮住李鬼算账,花的力气十倍于研制下一个新产品。于是,李鬼与李逵如影相随,成了经济生活中一个有趣的现象。
来自浙江纳爱斯公司的消息称,纳爱斯已经在香港日用品的洗涤类注册了“雕牌”的中文、中文拼音以及图案,而根据驰名商标在世界范围内受保护的原则,“雕牌”不应该遭到抢注。在这一点上,已经进行了品牌的国际化运作的浙江纳爱斯公司也许是幸运的。然而,更多的企业则只能发出“傍名牌者该收敛了”这种近乎无奈的呼吁。
浙江省的一些著名品牌遭受侵权的事件几乎天天发生,其危害不仅表现在惨重的经济损失上,更多的是企业产品的质量和信誉受到了损害,而这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据了解,浙江省已经在著名品牌的保护上采取了有力的措施。浙江省政府已经赋予“万向”、“娃哈哈”、“华立”等224个知名品牌知名商号证书。这就意味着今后他们的商号一旦被“傍”,政府就有责任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然而,对于更多的企业来说,它们不可能完全依靠政府的力量保护自己的品牌不受侵犯。如何保护自己的品牌,也就成为一些新兴企业成长中的“烦恼”。专家认为,无论是走向全国,还是走向世界,都需要企业家具备长远的战略眼光,在思想意识上认识到品牌保护的重要性,积极地加入一些商标保护组织,并率先在一些需要进入的国家和市场注册自己的品牌。(新华网)
相关链接:
九省区联手堵截“傍名牌”
据悉,泛珠三角九省(区)将联手加强对区域内著名(驰名)商标的保护力度。
据了解,九省(区)工商将参照本地关于地方著名商标保护的有关规定,对其他成员方认定的著名商标实施与本地著名商标同等力度的重点保护;被九省(区)省级工商部门认定的著名商标、涉外高知名度商标、曾获得“中华老字号”称号的、有作为驰名商标受保护记录的,在区域内各成员方管辖范围内,均享受国家工商总局颁布的《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
以各成员方认定的著名商标相同的文字作为企业名称的字号申请登记,属同行业的,企业登记主管机关不予受理;属相关联行业的,如足以误导公众,致使该著名商标权利人合法权益可能受到损害的,企业登记主管机关不予受理。
九省(区)工商将加强跨省(区)商标案件协查,对重大案件或涉及面广、影响大的商标案件,经相关成员方协商统一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同时,各成员方将及时交换最新的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名单,以作为重点保护的依据。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