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首届国际服装博览会开幕 服装大省缺名牌
〖2004-9-3 14:49: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大
中
小
】【
发表评论
】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xwbj#
#xwtp#
南方都市报消息:
9月2日,在喧天的锣鼓声中,广东迎来了有史以来最丰盛的服装盛宴——首届广东国际服装博览会在广州中国商品出口交易会隆重亮相。与此同时,于昨日凌晨到达广州的广东三大服装企业也带回了好消息:中山康妮雅、惠州富绅、汕头凯撒被评为中国名牌,从而实现了广东服装业在中国名牌评比中零的突破。
广东服装企业整体弱、小、散
据业内人士介绍,近几年由于服装加工费越来越低,即使是为在国际市场上身价很高的世界知名品牌加工,单件服装平均利润也只有几元钱,广东实现从加工型向品牌经营型的转变迫在眉睫。
据主办方广东省经贸委介绍,作为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服装产业发展的第一次成果展,此次服装博览会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打响广东服装的品牌战。一直以来,广东头顶“服装大省”的光环,但服装企业整体来讲却仍处于弱、小、散的局面,缺乏名牌产品成为广东服装产业的致命伤。数字可以从某种程度上折射出广东服装业在品牌建设上存在的问题:去年,浙江省拥有的中国驰名商标中,服装有8个,在历次评选的中国名牌中,浙江服装有13个,而到目前为止,广东服装没有一个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也才刚刚得以破门而入。
明年1月1日起,全球都将取消纺织品配额限制,它给纺织服装产品出口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天地,也给中国服装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然而,服装业能否成为广东发展的拳头产品,品牌则成为至关重要的环节。
服装产业密集区域优势明显
广东省经贸委主任陈冰说,目前纺织业已经成为全省的支柱产业之一,但我们还不是服装强省,要实现从服装大省向服装强省的跨越,就要实现服装行业的第三次跨越。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新闻中心主任孙潍滨先生则指出了广东服装产业的两大优势与两大缺陷。
首先,广东的服装产业之所以在全国占有很重的分量,是因为具有两大优势:区域优势与产业集群化优势。区域优势是指广州与港、澳、深圳特区相邻,地理位置得天独厚;集群化优势则是指同类相关的产业密集。正是有了这两大优势,广东服装产业出现了两次历史性的跨越,并在全国保持了重要的地位。
纺织业品牌原创有待加强
同时,孙潍滨也指出了广东省服装产业的两大缺陷:第一是广东纺织产业在品牌原创方面有待加强,虽然广东的纺织业规模大、人数多、经济总量大,但加工仍占很大分量,在品牌的原创方面与其他的沿海纺织大省相比还显得较为落后。第二个缺陷是广东省的纺织产业集群还处于初级阶段,产业集群的素质还不高,与专业化市场的互动较弱,集群间的关系还不是很密切,中介组织还有待健全。
在此次博览会上,记者发现,在服装“江湖”占有一席之地的许多广东企业都不遗余力地表现自己。省经贸委表示,博览会将凝聚广东服装全行业的整体力量,在几年之内发展成为南中国及东南亚地区最大的服装服饰专业博览会。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