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老婆”让郑州人难辨真伪(图)

〖2004-8-31 17:09: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发表评论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xwbj#
 #xwtp#中国商报网站消息:



    (图片消息)夜市中,一家挨一家的摊位上,大多数都打着“黑老婆”的旗号。摊主都说自己是正宗,让人真假难辨。

  
    今年,郑州市竟然冒出了100多家“黑老婆”!
    “黑老婆”是专营螺蛳大虾的地摊小吃,创始人已经作古。今年夏季,“黑老婆”却风靡郑州,并且纷纷打着创始人本人或亲属的旗号,称自己是正宗、是真正的传人。
    其实,“黑老婆”只有一个儿子、一个干女儿,其他人无论包装得多么冠冕堂皇,都是“李鬼” 。
    奇怪的是,“黑老婆”虽然如此有名,却没有人去依法保护。“黑老婆”能否走出地摊,成为知名民间品牌呢?

    
    哪个“黑老婆”是正宗

    在郑州,常吃夜市的人没有不知道“黑老婆螺蛳大虾”的。不夸张地说,郑州有夜市的地方都有“黑老婆”,有“黑老婆”的地方就可能会兴起一个夜市。郑州究竟有多少“黑老婆”?记者经过两个星期的调查采访发现,“黑老婆”已经有100多家。
    夜市中,一家挨一家的摊位上,大多数都打着“黑老婆”旗号。原来,一些修理自行车、擀面条的大叔、大婶眼馋“黑老婆”大排档生意火爆,便丢弃老虎钳、擀面棍,操起专营螺蛳大虾的营生,照着葫芦画瓢,赶制河南民间品牌“黑老婆”招牌。
    早在郑州市红专路名吃饮食街还存在时,记者就发现了一个有趣现象:在短短不到300米的街面上,竟然有6家“黑老婆”螺蛳大虾店,这个说正宗,那个说最早,让人难辨真假。在“黑老婆小吃店”里,店主徐先生拿出了营业执照,上面有“黑老婆”3个字。他说,他已经在工商局登记了“黑老婆”的名称。而其他几家店的执照上,记者则没有发现“黑老婆”的字样。 
    早几年,经八路的夜市在郑州很有名气。其扬名的主要原因,就是十多家“黑老婆螺蛳大虾”的拼杀。
    螺蛳大虾小吃摊点多在夜市中出现,位置集中,名称相似。仅陇海路凤凰影院至淮北街口一段,就聚集了十几家螺蛳大虾摊点、门店,很多经营者都打着“黑老婆”的旗号。桐柏路的中原影院附近,也是“黑老婆”的汇集之地。一到夜里,诸多“黑老婆”摊点便扯出横幅、挂起灯箱,这成了一道独特的夜市风景。
    对此,一名“黑老婆”摊主说:“现在的情况确实比较混乱,用‘黑老婆’当招牌的非常多,郑州已经有100多家了。虽然竞争激烈一些,但也能把生意给‘烘’起来。”
    黄河食品城夜市规模并不是很大,但有5家“黑老婆”大排档:“正宗黑老婆大虾螺蛳”、“凤凰影院黑老婆大虾螺蛳”、“正宗黑老婆大虾螺蛳”、“原经八路黑老婆大虾螺蛳”、“正宗经八路黑老婆大虾螺蛳”。5个“黑老婆”把那里烘托得热闹非凡。在那里卖烧烤的一名男子说,此“黑老婆”非彼“黑老婆”,这么多“黑老婆”全是假的,与真正的黑老婆一点关系都没有,起这样的名字就是想沾“黑老婆”的光。
    “正宗黑老婆大虾螺蛳”的女老板姓胡,50多岁,她说她就是黑老婆。她还向记者出示了刚刚颁发的“卫生许可证”,上面还真有“黑老婆”字样。记者到附近一打听,一名大排档老板说,真正的黑老婆已去世四五年了,不姓胡,如果活着的话也该有70多岁了。她在世时,一直在凤凰影院附近经营,从来没在其他地方卖过螺蛳大虾。
    陇海中路庆丰市场也有3家“黑老婆” ,一家称“凤凰电影院第一家黑老婆螺蛳大虾,十年老店,郑州一绝”;一家的招牌是“黑老婆螺蛳大虾,十八年老店”;另一家则公开吆喝自己才是正宗的“黑老婆”。前两家店均称有黑老婆的侄子在店内做技术指导。


    “黑老婆”儿子说真相

    记者带着几分敬仰,一直寻觅着“黑老婆”的真面目。
  在凤凰影院前,听说记者正在寻找真正的“黑老婆”,原郑州客运总公司退休职工马福田老人说,黑老婆是客运总公司盖师傅的家属,早在几年前就去世了。她只有一个儿子,叫盖玉玺,现在“子承母业”,挑起了“黑老婆”的大旗。毫无疑问,盖玉玺应该是“黑老婆”的正宗传人。
    记者在马福田老人的指点下,找到了盖玉玺的家。盖玉玺说,老太太活着的时候,顾客对她都很熟悉,就认老太太一张慈祥的脸。后来,老太太走了,老主顾就认老太太的照片,不认招牌。毕竟,招牌谁都可以打,而照片不是人人都能有的。 
    据盖玉玺回忆,螺蛳多生长在泥沟里,腥味重、很脏,母亲宫桂花就一遍遍地洗,直到洗得白白亮亮为止。单是洗螺蛳,每年就能洗坏两三个大铝盆。老太太做螺蛳大虾很讲究,每道工序都亲自去做,她的配料更是一绝。耳濡目染,亲学亲历,盖玉玺也掌握了工序和配料。
    老太太之所以被顾客尊称为“黑老婆”,是因为她的皮肤比较黑。
    母亲的名号被人冒用,盖玉玺想管管“闲事”。宫桂花说:“钱永远挣不完,如果味道不好,人家去一次就不会再去第二次了,最后还得到咱们这里来。他们打我的旗号,是对我黑老婆的免费宣传。你如果一闹,就没人替咱宣传了。”果然,在郑州的夜市又出现了十几家“黑老婆”。黑老婆的名声也越来越大。
    盖玉玺说,他并不反对别人打“黑老婆”的招牌,甚至越多越好。老太太生前曾对他说:“黑老婆”这么火,首先应感谢造假的人。没有他们,就没有“黑老婆”的今天。“黑老婆”的牌子是他们捧起来的,如果他们“死”了,“黑老婆”也火不到哪里去。只有这样,知道“黑老婆”品牌的人才会更多,将来注册商标后才能形成品牌效应。 


    “黑老婆”们能登大雅之堂吗

    盖玉玺可以说得到了“黑老婆”的真传,但对于如何保护“黑老婆”这一民间品牌,似乎有很多苦衷。 
    宫桂花的儿子盖玉玺虽然经营了多年螺蛳大虾,挂着老太太的照片、打着老太太的旗号,但注册“黑老婆”商标却一直没有成功。
  盖玉玺也一直为注册“黑老婆”商标的事努力着。他说,已经申报了“黑老婆”专利,专利证书上也写有老太太的名字。目前,他们正在积极申报注册商标。
    无论是盖玉玺还是一些追求正宗的普通消费者,都希望“黑老婆”商标能够尽快注册成功,让地摊文化真正成为中原名吃。
    其实,在郑州、在河南的很多地方,像“黑老婆”一样的民间品牌、地摊品牌很多。这些民间品牌常常成为当地人向远道而来的亲朋好友自豪地进行招待和介绍的“资本”。但这些民间品牌也大都有着和“黑老婆”一样的命运,它们还仅仅“闪耀”在当地的“地摊”上,同时忍受着众多“李鬼”兄弟的公开冒犯。
  当然,仅仅靠这些“民间品牌”的经营者去打造出能登大雅之堂的驰名品牌显然是力不从心的。这些地摊名牌一直没有走出“地摊” 的原因,除“传人”自身缺少意识和能力外,再就是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缺少点拨与扶持。
  比如“王守义十三香”,为何能够从地摊起步成为“香”飘海内外的名牌?流传在驻马店的一个传说说明了一个深奥的道理。据说,当年王守义用小石磨在地摊上磨作料时,临近有个卖茶鸡蛋的人还“嫌弃”王守义,说王守义靠一个小磨永远不能发家。然而,知道“品牌效应”的王守义很快就注册了商标、做成了大事,而那名卖茶鸡蛋的人却仍在地摊上卖着茶鸡蛋。这个故事说明,王守义有着强烈的品牌意识。他很重视打假,而且越打假,“王守义十三香”的品牌叫得越响。自身的意识加上有关部门的点拨和扶持,让王守义和他创立的“王守义十三香”终于走出“地摊”,成为名牌。
    郑州各行各业都孕育了许多民间本土品牌。在郑州人心中,这些民间本土品牌有着“一呼百应”的神奇效力,它们与郑州同呼吸、共命运,延续着郑州的本土文化,记载着古往今来的点点滴滴。郑州民间品牌要走品牌路,首先必须拥有品牌经营意识;其次,更要创造一个竞争环境,这样才能激发本地品牌的进步。民间品牌通过多年的经营酝酿,已拥有比较稳定的市场,但连锁经营并非易事,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管理人才,再对品牌进行设计包装,才能投放市场。
  郑州还有“萧记”、“合记”烩面以及“老蔡记”蒸饺、“葛记”焖饼等等名吃,他们为什么能走出地摊?这都与品牌的保护和开发有着很大关系。这些民间品牌的成功,或许能够给“黑老婆”以有益的启示。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