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并购如何打好知识产权牌 专家称不贪大图名

〖2009-12-30 8:21: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发表评论
新闻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缘起有
 


    嘉宾 陈福利(商务部条法司知识产权处处长)

  严安(联想品牌资产管理总监)

  陶景洲(美国众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中国铝业洽购力拓、五矿集团收购澳大利亚OZ矿业、腾中重工收购通用汽车旗下悍马……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企业在海外资源、汽车和金融等领域都有大手笔的并购。其中,知识产权是一个绕不开的内容。企业进行海外并购时如何打好知识产权牌呢?在日前人民网知识产权频道主办的沙龙上,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人士。

  知识产权是重要资源

  问:企业进行海外并购时,知识产权因素很重要吗?

  陈福利:在并购当中,知识产权是重要资源,在不同的案件当中,知识产权所处的地位是不一样的。在以知识产权为目标的并购当中,毋庸置疑,知识产权是一个非常核心的因素。

  陶景洲:知识产权作为并购的一部分,根据交易性质不同,重要性有所不同,但却是必不可少。有些工业项目,专利当然很重要。有些案例中商标很重要,比如国际名牌之类,没有什么专利,主要是并购其商标。

  问: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企业在知识产权战略方面有什么差距?

  陈福利:中国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相对比较弱,并不是每一家走出去并购,或是和外资企业洽谈被并购的企业都有知识产权意识。WTO的TRIPS(《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里列明了7种知识产权课题,比如集成电路的设计、工业设计、地域标志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我们要有全方位的概念。

  要明晰知识产权权属

  问: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前,在知识产权方面需要做哪些功课?

  陈福利:第一,巧设计。结合自身和目标公司的情况,明确并购意图,比如选择目标公司的何种关键要素作为启动并购的主要参考点,选择何种并购目标等。另外,并购实现后,如何与企业自身的知识产权整合,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都要仔细考虑。

  第二,重调查。对确定的并购目标里面知识产权要素的状况要进行客观、全面、深入的调查,明晰并购目标公司知识产权的权属状况。对于拟并购知识产权的状况,如有效性、保护范围、法律状态、实施状态,都要清晰地列表分析。对于拟并购知识产权的状态,要从是否侵犯知识产权的角度,看是不是有纠纷,纠纷处理得怎么样。

  第三,细评估。要考察目标公司所在国家对于并购的法律法规管制情况、司法方面的情况、经济安全的审查制度等。

  严安:知识产权作为并购前评估的重要因素,应放在更大的框架内考虑。第一,土壤。品牌也好,技术也好,能否发挥作用,要看自身有没有足够的资源支持使其更强大。第二,技术上,考虑知识产权的权属状况、未来的经济价值。第三,并购方和被并购方企业文化能不能融合,这决定了将来这个技术能不能得到合适的运用。第四,品牌的匹配度。并购的品牌是否能和现有产品架构和品牌架构匹配。没有相应的品牌,没有相应的销售渠道和客户关系,专利技术可能很难带来相应的价值。

  可选择创新型中小企业

  问:从操作层面需要注意什么?

  陶景洲:有些国家对某些技术出口有限制,特别是军用技术和高科技,可能中国企业就不能涉足这些方面的并购。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公司主要的价值可能就在那一块,把它剥离掉,这个公司就不值什么钱了。这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严安:如果从品牌来考虑,就是看品牌的可拓展性或者可维持性。以技术来讲,要考虑再开发的前景。买一项成熟的技术,要考虑其生命周期有多长,有没有相应的技术团队能够进行进一步开发。有时买一项快要过期的技术,可能更看重的是技术背后的研发实力。

  陈福利:在海外并购当中,对于目标公司的选择上,不能一味贪大图名,应该结合本企业今后的战略发展规划来选定。一些创新型中小企业很有生机和活力,尤其在知识产权创造方面,可能会给中国企业的发展增加助推力。因此,并购不管大与小,主要看是否能够和本企业的发展相融合,和技术发展方向相契合。

  问:政府在引导企业海外并购时应做些什么?

  陈福利:政府应完善的法律体系,营造一种氛围,制定一种规范,让大家有一个规则可遵循。现在存在着一些影响秩序的问题。比如,在海外市场并购的初级阶段,有几家或者多家中国公司在同样的案件中同台竞技。这种内耗应该采取措施加以消除。

  此外,政府应该在企业走出去过程中,梳理出东道国或者目标市场所在国的环境信息,包括法律环境、行业环境等,提供这方面的公共服务。(记者 熊建)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