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未来三年 生产“萨博车”

〖2009-12-23 16:49: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发表评论
新闻来源:法制晚报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皓月
 


                                发布会现场,萨博9-3的涡轮增压发动机裸露在外面   

    北汽完成收购萨博知识产权 为生产自主车型铺平道路 今日上午对外披露———

  沸沸扬扬的腾中联姻悍马热闹一阵之后没了音讯,几经周折的吉利联姻沃尔沃除了绯闻也没有更多进展……出手最晚但得手最快的北汽,却与通用旗下的萨博品牌签下了板上钉钉的合约。

  最新消息  北汽2亿美元收萨博技术

  今天上午,北汽控股集团召开“北汽集团收购萨博知识产权暨自主品牌乘用车平台战略新闻发布会”,披露了北汽收购萨博知识产权的过程及具体内容。并宣称,未来三年之内,依据萨博整车平台和发动机技术的汽车产品将推向市场。

  据了解,从北汽的竞购合作伙伴科尼赛克于11月24日正式宣布退出之后,北汽用了短短2周时间完成了所有的谈判、签约和交割工作。在此期间,北汽仅用了6天时间获得了瑞典政府、美国政府(财政部)及中国政府的批准。

  北京时间2009年12月11日上午,北京萨博谈判组IP组负责人顾镭带领签约团队携带2个1000G的硬盘,从瑞典回到了北京。与此同时,重达3吨半的纸质文件也押运上车,驶出萨博工厂的所在地Trollhattan。

  最终,北汽以2亿美元的价格从萨博购买了3个整车平台、2款发动机技术和2款变速箱。

  记者追访 未来3年内开发3至4款轿车

  在北汽收购萨博的问题上,中国的消费者,甚至大多数专家、业内人士几乎是众口一词地贬大于褒。

  不少人认为,北汽的自主品牌建设实力较弱,萨博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也并不出彩,弱弱联合似乎不能达到迅速强大的目的。

  北汽方面表示,北汽从萨博买到了具备完整知识产权的发动机系列——Fam.Ⅲ2.0~2.3升汽油发动机,包括4款涡轮增压机型、2款生物燃料机型、2款自然吸气机型。

  北汽将在未来三年内,开发出3至4款轿车和2至3款涡轮增压发动机,覆盖中高级轿车的各个细分市场,车型包括两厢、三厢B级车、三厢A级车和CUV车型。

  专家观点 好的尝试有待市场检验

  知名汽车行业分析师钟师表示,北汽此番收购萨博,相当于一次性的技术贸易,没有融资参股、合作经营等复杂关系的纠缠,可以使其自主品牌车型的建设大大提速。

  其实,我国自主汽车品牌的发展有很多种路可以走,没有定势,草船借箭也未必不是一种办法。从这一点上说,北汽买来技术服务自己也是一种好的尝试。至于这样的结果究竟好不好,消费者是否买账,现在评论还为时尚早,一切要以市场论英雄。

  萨博拥有国际领先的涡轮增压技术,是世界涡轮增压技术的鼻祖,它可以使发动机动力更强劲,最大功率可达到191KW,最大扭矩350N·m,最大功率83KW/L。

  中国汽车在线执行总编翟兵营表示,近年来,很多汽车品牌的涡轮增压技术都开始成熟,大众、奥迪、通用,甚至自主品牌的中华轿车,都纷纷推出了配备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车型。“涡轮增压并不是十分复杂的技术,但要使该项附件与发动机完美配合,并实现大大提升动力的目的则不是易事。”翟先生表示,萨博技术非常成熟,稳定性也更强。

  ●相关链接 收购进程

  2009年9月9日,瑞典科尼赛克集团和北汽集团联合发布消息称,双方就萨博全球发展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并签署了谅解备忘录。

  2009年11月25日,北汽集团证实瑞典科尼赛克集团退出此项收购。对此,北汽表示将谨慎地对该项目进行重新评估。

  2009年12月14日,北汽集团宣布,北汽控股公司已与瑞典萨博汽车公司完成了相关知识产权的收购工作。

  关于萨博

  萨博(Saab,即瑞典飞机公司)原本是一家军用飞机制造公司。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军用飞机订货减少,Saab决定开始生产汽车。

  它是第一个把涡轮增压发动机应用到汽车上的厂家,并且促进了一系列汽车工业的革新。因此,在很多人眼中,萨博是从飞机“演变”而来的瑞典豪华轿车品牌。

  2000年,萨博被美国通用汽车收归旗下。2006年,上海通用成为萨博品牌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授权总经销商,全权负责萨博在中国市场的品牌、商标、产品、服务、售后服务及全国销售业务。(记者王溪)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