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具变脸“借道”挺进美国

〖2004-7-1 22:44: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发表评论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xwbj#
 #xwtp#北京现代商报消息:



    美国商务部对中国木质卧室家具征收高额反倾销税正在伤及来华投资的美国家具商的利益。6月31日获悉,为规避反倾销税,一些“中国造”家具被迫转运他国组装,再贴上“越南造”、“泰国造”等标牌后出口美国。

    米兰卡丹有限公司是一家在广东投资300万美元建成的美国独资家具生产商,产品95%出口美国,其中1/3是受到美国反倾销的卧房家具。去年该公司出口总额超过1亿元。6月18日,美国政府初步裁定,我国出口到美国市场的木质卧室家具,包括床、床头柜、书桌、书架等产品,加收4.9%到198%的惩罚性关税。据米兰卡丹有限公司北京销售公司的一位负责人透露,美国此次对中国家具的反倾销初步裁定对他们公司来说几乎没有造成影响。该公司的美国投资者采取了与美国政府唱对台戏的迂回战术:将原来直接在我国生产的家具先做成半成品,再运往越南、泰国、菲律宾等不在美国反倾销之列的国家进行组装,在这些家具上换一个商标就成了“越南造”、“泰国造”或“菲律宾造”,出口到美国时,由于产地不是中国,便可免缴反倾销税。

    这位负责人表示,此次针对中国家具的反倾销裁定结果损害的不仅是中国家具商,也包括很多美国家具制造商和销售商。对美国家具商而言,因为美国的人力和物力成本较高,所以同一产品“中国制造”的成本远远低于在美国生产。而在我国广东一带,家具生产的上游市场已相当成熟,各种家具零配件一应俱全,而且分工细致,价格低廉,因此在这里设独资或合资家具厂的美国商人不在少数。中国家具借道越南、泰国、菲律宾,再销往美国这一过程所增加的只是一点海运成本,由于运输费只占家具总价值的10%-15%,因此增加的费用与惩罚性关税相比,仍是九牛一毛。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