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品牌战略“十年磨一剑”
〖2008-7-5 11:30: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大
中
小
】【
发表评论
】
新闻来源:东楚晚报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张彤
    
    “青铜古都、钢铁摇篮、水泥故乡、服装新城”,这些城市名片背后蕴藏着一大批优势产业和响亮品牌,并且深深打上“黄石制造”的烙印。 
湖北黄石品牌上演自主创新传奇
黄石品牌自主创新,俨然是一个凤凰涅 式的传奇。
黄石因矿建厂,以厂兴市,过去几十年靠吃资源饭为生。但是,20世纪90年代,这个被称为“黄老二”,闻名全国的老工业基地,在市场经济的风吹雨打中黯然失色……大批国有企业纷纷倒闭破产,下岗职工一度占到了全省的1/4,人称“黄石现象”……
为擦亮“黄石制造”,1998年实施品牌兴市战略以来,以3年为一个滚动周期,在全市选择一批有相当基础的产品,作为名牌的“种子”进行梯级培育。经过两年的认真调研探索,2000年7月,《黄石实施名牌战略意见》正式出炉,吹响了我市“品牌战略”的号角。《意见》提出了“四个一批”的思路,即重点扶持一批,将美尔雅、华新、劲牌等一些老品牌,列入重点扶持、保护、发展计划,促使其争创国家级、世界级名牌;大力提升一批、选择一批社会知名度大,产品质量优,市场占有率高,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和产品,通过技术改造,逐步提升品牌档次;开发储备一批,重点是通过技术开发,培育一批技术起点高、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的知名产品和品牌,形成黄石名牌的后续梯队和多层次的名牌产品、名牌企业群体;引进嫁接一批,积极引入国内外一批名牌来我市安家落户嫁接改造我市企业,实现借牌创牌、借牌升级、借牌扬名。
与此同时,全市上下还围绕品牌创建全力打好“八张牌”,即通过采取社会育牌、科技创牌、质量立牌、政策扶牌、宣传树牌、规模壮牌、打假保牌、人才兴牌等八个方面的对策措施,促进名牌战略的实施,不断发展壮大名牌产品。
为能更好地推进品牌战略,市政府每年都召开品牌产品表彰大会,对当年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的企业重奖50万元,其中法人代表奖励10万元;对当年被评为省名牌产品的企业按每个产品奖励法人代表1万元。
一系列扶持政策出台后,产生了积极的“裂变”和“聚变”效应,黄石品牌战略逐步步入正轨。据统计,截至目前,黄石已有东贝、锻压、劲牌等5家企业的5件产品荣获“中国名牌”称号,华新、劲牌、美尔雅牌3件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华新、堡垒等10个品牌被评为国家免检产品,美尔雅、食博园、东贝等35家企业40个品牌47件产品荣获“湖北省名牌”,美岛等32件商标荣获“省著名商标”称号。
精品名牌叱咤国际市场
如果把市场比作大海,质量比作船,那么名牌则是帆。企业要在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之中乘风破浪,不能没有名牌这个帆。近年来,黄石着力铸造精品名牌,品牌兴市的大船正扬帆向前。
黄石质监局副局长柯尊强说,品牌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企业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日益加快,品牌竞争已成为市场竞争的焦点。近几年来,东贝、登峰、新冶钢、劲酒、美尔雅等企业,纷纷通过自主创新,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扩大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产品叱咤国际市场。
上世纪80年代末,东贝集团引进世界著名制冷设备生产企业——意大利阿斯贝拉公司压缩机生产线及制造技术后,不断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开展技术创新,构建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竞争力,成功打造出一个“东贝”神话。目前,该公司产品销量稳居国内同行第一。东贝集团生产的“节能王”压缩机,被联合国全球环境开发组专家称为全球“超级节能王”。2007年,东贝集团共销出“节能王”830多万台,总收入22亿元,全球排名前10名的知名冰箱,竞相安装“黄石心”。
27年前,原黄石锻压机床厂从比利时LVD公司引进17种液压剪板机、液压折弯机时,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已接近淘汰。27年后,如今的湖北三环黄石锻压机床有限公司不仅有实力引进国际市场最先进的产品技术,而且在大型数控折弯机、大型数控成型机的制造能力和品牌影响力上,已与比利时LVD公司、德国MEER公司及其它国际知名品牌一争高低。黄锻人不仅打造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与专利的核心竞争力,而且成就了一个在国际市场上叫响了的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品牌:中国名牌——黄锻“YSD”!去年10月,该公司生产全球吨位数最大的6000吨折弯成型机出口墨西哥。上世纪,曾向该公司输出技术的“机械制造大王”比利时LVD公司,成为黄锻产品在欧洲的代理商。
“企业只有拥有强势品牌,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文武感言:回顾新冶钢三年奋斗三年辉煌的历程,步步见证了这一真理。
据相关部门2007年底的统计,黄石中国名牌产品和湖北名牌产品产值已占到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产值的60%,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对市域经济的拉动作用凸显。
呼吁更多的“黄石创造”
“假如有一天,可口可乐公司的所有财产在一夜之间突然化为灰烬,只要我们还拥有‘可口可乐’这个品牌,就能在很短时间内东山再起。”
当年可口可乐公司总裁伍德拉夫自信的豪言壮语,就是建立在“可口可乐”高达674亿美元的品牌价值之上。对于企业来说,品牌魅力既能为企业占领和扩大市场,也带来丰厚收益的无形资产。
黄石市工商局副局长彭周卫说,品牌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和无形资产,它既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城市是否具有竞争力的体现。走自主创新的品牌发展之路,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为品牌的发展创造了良机。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创造品牌的产品;企业要发展,品牌需制胜;经济要发展,品牌需先行
改革开发三十年来,黄石已经涌现出一批家喻户晓的品牌,赢得了广大市民的信赖,在品牌的带动下,黄石经济亦迅速发展,但必须清醒地看到,与国民经济的发展需求相比,与国内外的先进水平相比,黄石品牌经济发展尚存在明显的薄弱环节,规模和质量均有待进一步提高。
对此次影响黄石100品牌活动的开展,市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在给予积极评价的同时,也寄于了厚望。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唤醒企业品牌意识,进一步推动黄石的品牌战略发展,使黄石品牌越多越强,企业和城市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强。
                                                                                    (记者 付军)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