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护老字号蒋有记商标注册之争4年无结果
〖2008-6-13 16:31: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大
中
小
】【
发表评论
】
新闻来源:南京日报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张彤
    在南京夫子庙平江府路新姚家巷路口,一个不起眼的小水果摊前,蒋玉友和妻子正忙碌着。他告诉记者,自己是上世纪30年代南京名噪一时的“蒋有记包饺店”创始人蒋庆祺的第六个儿子。2004年5月17日,他正式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提出了注册南京老字号“蒋有记”的申请,结果得知,同一天,南京夫子庙饮食有限公司也提出了“蒋有记”商标注册申请。 
    
    此后4年中,蒋玉友一直为“蒋有记”的注册而奔波,2007年他又委托一家专业商标注册事务所———江苏宁海商标事务所代理其商标注册事务。但至今,“蒋有记”商标归属权仍未有定案。每天推着水果摊早出晚归、看似平静生活的蒋玉友,心里并不平静,有关“蒋有记”商标注册申请的材料,他一直随身带着。 
    内心不平静的不止蒋玉友…… 
    和蒋玉友一样,4年来因“蒋有记”商标注册一案,内心颇不平静的还有南京夫子庙饮食有限公司老总叶秋宝。该公司由原南京夫子庙饮食公司改制而来,叶秋宝现在公司占股40%。原南京夫子庙饮食公司是解放后成立的秦淮区餐饮企业,曾经营16个秦淮餐饮老字号,其中大多是解放前创办、解放后公私合营的,这些老字号包括蒋有记、奇芳阁、老正兴、魁光阁、六凤居、莲湖糕团店、永和园、瞻园面馆等。 
    但至今仍属于他们公司的只剩蒋有记、奇芳阁和莲湖糕团店了,而仍在正常经营的仅有奇芳阁和莲湖糕团店,蒋有记早就歇业,原来位于贡院西街的门店也出租了。现在在夫子庙经营的蒋有记,严格地讲并没有经营权。
    叶秋宝说,当初之所以要注册“蒋有记”,主要是出于保护老字号目的。由于过去企业商标保护意识不强,原夫子庙饮食公司16个老字号,现在商标权仍属于他们的只有“奇芳阁”一家。“老正兴”早在1951年被上海一家企业注册;“莲湖糕团店”也在1968年被浙江一家企业注册。为保住发源于南京的知名老字号“蒋有记”,防止被外地人抢注,他们才于2004年5月17日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提出“蒋有记”商标注册申请。 
    但让叶秋宝没想到的是,这次他们没有遇到外地企业抢注的情况,却尴尬地遇到了来自家门口的竞争,竞争者竟然是“蒋有记”创办人蒋庆祺的后人。 
    商标局曾让他们“抓阄” 
    采访中,蒋玉友和叶秋宝都向记者介绍了一个细节: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曾于去年年底向两家告知,他们的商标注册申请仍未通过,建议两家采取抽签形式决定“胜负”。 
    “用抽签方法决定商标归属权的案子,我们以前也遇到过。”负责代理蒋玉友商标注册申请的江苏宁海商标事务所主任汪洋说,商标申请一般按“谁使用在先”、“谁申请在先”的原则决定归属权。但现在由于两家申请日期相同,去年商标局分别要求两家提供“使用在先”的证据,并提出两家采取抽签方法决定“胜负”的建议。 
    尽管至今蒋玉友和叶秋宝都未接到何时“抓阄”的通知,但他们均非常明确地表示,不会接受这样的建议。
    据悉,叶秋宝曾表示愿意拿出30万元补偿蒋玉友,让其放弃“蒋有记”商标注册,被蒋玉友拒绝。 
    两方均称:“对注册成功有信心” 
    据汪洋介绍,由于“蒋有记”商标争夺双方申请日期相同,去年商标局通知两方提供“使用在先”证据。蒋玉友委托宁海商标事务所提供的证据包括:证明蒋玉友和蒋庆祺家族关系的户籍;《江苏小吃》等文献所载“蒋有记”系蒋庆祺创办等资料;《金陵晚报》等媒体报道“蒋有记”系蒋庆祺于上世纪30年代创办等报道。
    记者昨天在蒋玉友处看到的一份户籍证明上写着:解放后蒋有记公私合营,蒋庆祺曾先后任蒋有记牛肉店主任、生产员若干年。蒋玉友系蒋庆祺第六子。汪洋说,从他的办案经验来看,凭蒋玉友提供的证据,胜出的可能性较大。 
    “解放后蒋有记一直是我们在经营,蒋有记能保留至今,与原夫子庙饮食公司的延续经营不无关系。”叶秋宝说,凭他们向国家商标局提供的证据,胜出的把握也很大。据悉,他们提供的证据有:解放后蒋有记公私合营,南京工商部门发给夫子庙饮食公司的“蒋有记营业执照”;在夫子庙饮食公司经营“蒋有记”期间,有关媒体对“蒋有记”的广告、新闻宣传等。(李冀)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