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叹息:南京三大家电名牌价值锐减
〖2008-5-29 8:42: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大
中
小
】【
发表评论
】
新闻来源:阿里巴巴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锐剑
一些昔日的老品牌如今价值“归零”。昨天(27日)本报的一则报道激起了众多读者的共鸣。读者们提到最多的是当年红遍大江南北,许多家庭至今依然使用的三大南京家电品牌——玉环牌热水器、蝙蝠牌电扇和伯乐牌冰箱。它们和熊猫牌电视机一起见证了改革开放早期,中国本土家电品牌的辉煌。而现在,除了“熊猫”之外,“玉环”、“蝙蝠”、“伯乐”都已经从公众视线中淡出。这三大名牌现状如何?记者再次进行了调查。
“玉环”:计划将产品种类扩充到整个家电
凤凰西街,玉环热水器厂门可罗雀。不少人可能不知道,1979年第一台国产燃气热水器就是在这里诞生。上世纪80年代,在南京城还不习惯堵车的时候,凤凰西街却经常路堵,那是“玉环”热水器的提货车在排队。当时“走后门批条子”买热水器的人络绎不绝;“玉环”每年的订货会都要包下整个酒店,场面惊人。
然而,从1992年到1998年的7年间,“玉环”合资3次皆未成功,企业逐步陷入困境;2002年因为债务纠纷,“玉环”商标一度被法院查封;从2004年开始,在我市公布的名牌产品名单中,就再也不见了“玉环牌热水器”的名字。
现在凤凰西街的老玉环厂地块已经卖给一家房地产公司,玉环的一部分剩余资产则归入于新组建的玉环达盛公司。公司负责人介绍,新工厂就要搬到麒麟门新址,而“玉环”这个牌子肯定会继续用下去,他们已计划再次将“玉环”申报为南京名牌。为了恢复“玉环”的市场价值,公司计划将玉环产品的种类扩充到整个家电。
“蝙蝠”:电扇市场缩小已非公司主业
1981年4月,北京、天津、南京等全国15个城市最大的商场都出现了一道奇观:偌大的橱窗中,一台电扇一刻不停昼夜运转达数月之久。这就是南京蝙蝠牌电扇。这个至今仍被家电业津津乐道的经典销售案例,一举为“蝙蝠”电扇奠定了全国电扇第一品牌的地位。许多北方城市,甚至出现了顾客大雪天在商场门口排队买“蝙蝠”电扇的场景。在辉煌时期,“蝙蝠”这个商标的无形资产评估价值是1亿元。
但当珠三角民营电扇企业大量式样新、价格低的电扇占领市场时,蝙蝠牌却陷入困境。现在,当“蝙蝠”慢慢摆脱困境时,电扇却成了消暑类电器市场的边缘产品。“我们专门成立了家电公司,继续生产蝙蝠牌电风扇,现在一年的产量有几十万台,但是在集团的业务中,这一块已经只占很小的部分了。”长江集团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位负责人还透露,最近有个企业在假冒“蝙蝠”的牌子生产电风扇,公司正忙于打假。
“伯乐”:生产线为他人作嫁衣
“南京的老名牌结实耐用。”这样的口碑不但来自“玉环”和“蝙蝠”,还来自“伯乐”冰箱。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国内冰箱普遍采用氟利昂制冷时,“伯乐”就推出了无氟绿色冰箱,成为中国白色家电技术创新的先导品牌。但2003年 “伯乐”与伊莱克斯合资失败后,企业陷入困境,靠出租闲置的生产线维持。2004年,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宣告“伯乐”破产。不久苏宁成为“伯乐”的新东家,随后苏宁与海信集团合作,海信宣布利用伯乐原先的生产线在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建一个产能达100万台的现代化冰箱基地,目前海信在南京基地年销售额在8—10亿元。
破产之后,“伯乐”品牌价值大大缩水。而对于“伯乐”品牌的处置,苏宁未曾表态。
老名牌价值“归零”的自身原因
“玉环”、“蝙蝠”和“伯乐”的现状印证了南京金陵商标事务所所长胡建波的观点:在新的市场条件下,老名牌自身市场价值锐减也是老名牌“归零”另一个不能忽视的原因。
他说,目前我国无形资产的评估方法主要为成本法、收益法和市场法,除了老品牌的辉煌历史之外,企业当前和预期效益、品牌目前的认知度和消费者认同度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有些老名牌企业连年亏损、负债极高,有些老名牌所在的消费领域已经被新的消费产品取代,在当下社会中的认知度日渐萎缩,这使得老名牌自身市场价值锐减。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