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莲名村“祝村”被注册商标引发争议
〖2007-11-13 8:30: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大
中
小
】【
发表评论
】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陈燕
武义宣莲是我国三大名莲之一,近年来由于当地政府引导、群众努力,名声日盛。武义县柳城镇祝村作为武义宣莲的重要产区,也因此远近闻名。但连日来,祝村老百姓为自己的村名而烦恼:有人正将“祝村”注册为私人所有的商标。
9日下午,祝村村支书、农村指导员等人代表村里就此向浙江广宇商标事务所提出异议后,立即来到《新闻三秒区》反映此事。
有人注册“祝村”商标
村支书涂立斌介绍,发现村名被注册是在今年六七月份。“那天我忽然看到有一块广告牌从我家窗户前拉过去,上面写着祝村宣莲、莲童宣莲等字样。我纳闷了,这祝村的村名何时变成了商标?”
浙江广宇商标事务所工作人员通过查询得知,“祝村”商标是由柳城祝村村民华栋于2005年3月31日申请注册的。国家商标局于今年8月14日发布初审公告,公告期限为3个月。根据公告信息,该商标的使用商品为腌腊肉、罐装水果、腌制蔬菜、食用油脂、糖炒栗子等,当然也包括莲子。
11日下午下午,注册人华栋在电话中说,他于10年前就开始种莲子,后来销售莲子与山茶油。前两年他已注册了“莲童”商标。
浙江广宇商标事务所副所长周国荣说,如果在11月14日之前无人提出异议,“祝村”商标将顺利通过初审成功注册。接受祝村两委的委托,他们已向国家商标局就此提出异议。
村民:“祝村”岂能个人所有?
武义县科技局下派祝村的农村指导员潘祖华说,祝村不仅有悠久的历史文化,随着宣莲声名远扬、新农村建设蓬勃开展,“祝村”两字对当地老百姓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含金量也越来越高。
他说,宣莲是该村的传统特色产业,村民祖祖辈辈种植宣莲,近年来每年种植400余亩,并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规模大,是宣莲产区种植面积最大的村;二是管理技术精,是全面实施宣莲标准化栽培的唯一一个县级科技示范基地;三是生产规范,品质上佳,售价比市场价每公斤高4元以上。
1999年,该村被授予“宣莲专业村”称号,今年成为我市三个首批省级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之一。自去年被列为武义县南部地区重点开发的“十里荷花”特色旅游项目核心区后,每年吸引了万余名游客。
涂立斌说,在这样的背景下,“祝村”商标如果被个人拥有,其他村民是无法接受的。
注册人:为了发展宣莲产业
华栋则说,注册“祝村”商标完全是为了发展该村宣莲产业。
他说,2005年提出注册申请时,祝村还没有这么大名气。祝村种植宣莲的历史在武义并非最早,1.5万公斤的年产量在武义宣莲总产量中还不到1/10。商标注册成功后,他将大力开展宣传,提高知名度,从而提高祝村宣莲的附加值。他说,现在祝村宣莲都是由农户自产自销,缺少一个较大的龙头企业。他将以祝村商标的注册为契机,改变这种传统经营模式。
针对村里提出的异议,他曾向村委会建议,作为商标持有人,他可以向村里农户定价收购莲子,价格比目前市场价略高。如果村里无法答应,他还可以允许村民无偿使用“祝村”商标。但这些方案均遭到村里拒绝。
专家:给传统名村提个醒
周国荣说,《商标法》规定,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不能注册商标,但没有对县级以下行政区划地名作出规定。“不过,这已是20多年前的法律规定,在新形势下,这个规定值得商榷。”他说。
现在,越来越多农村成为“名村”。这样的地名该如何保护?他认为,这事关全体村民的利益,所以有必要给这些名村提个醒,建议及早采取保护措施。
根据规定,提出异议后,国家商标局将对异议进行答辩、裁定,作出裁定后如有当事方不服,可申请复核;再不服,还可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