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能低价卖股 与光明“离婚”

〖2007-10-16 23:30: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发表评论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白兔
 


    作为国内第一家与法国达能集团“联姻”的公司,光明乳业(600597)15日晚正式宣布与合作伙伴达能分手,双方长达15年的合资历史就此彻底终结。

     昨晚,光明乳业发布公告称,达能集团下属达能亚洲将所持20.01%的光明乳业股份(2.085亿股)以4.58元的价格,转让给光明乳业两大并列股东———上海牛奶集团与上实控股,总计9.55亿元,并将向光明支付3.3亿元的市场、渠道等相关补偿费用。上述股权转让完成后,达能在光明乳业中不再拥有任何权益。光明乳业昨停牌,上周五收报15.03元。

     在此之前,达能与光明乳业的酸乳合作项目已经结束,而现在,双方在资本层面的联姻也走向终点。分析人士认为,意料之中的“离婚”以这种方式完成,对上市公司光明乳业来说“尚属利好”。而对于一直谋求在行业中控股,并仍泥足深陷于和娃哈哈合资纠纷中的达能来说,目前处于“两难”状态。

     光明乳业获3亿分手费

     昨日(15日)突然停牌一天、声称“重大事项”有待公布的光明乳业,昨天下午四点左右向外界透露上述方案。除了公开退出的价格以及补偿费事宜外,光明还表示,与达能于2001年9月签订、2006年8月修改的“商标及技术许可协议其达能酸奶品牌使用权”的合作也同期终止。

     光明乳业总裁郭本恒称,达能出让股权后,光明乳业不会再受到相关业务条款的束缚,在轻装上阵的情况下更容易实现更快发展,“将在加速自主创新步伐上,深度耕耘光明酸奶市场,并在品牌管理上也进行简化。”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能够获得3.3亿元人民币的现金补偿,能够补充上市公司现金流,对光明乳业来说是个意外的利好。“这样的结果对上市公司还是不错的。”东方证券分析师任美江告诉记者。

     光大证券的彭丹雪认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没有变化,母公司层面的股权转让对其“影响不会太大”。而达能之所以“委曲求全”,以远远低于光明目前的股价退出,是因为在股改中,达能也获得了实惠的增持价格。

     达能无望增持只得退出

     去年底,法国达能宣布,与蒙牛乳业成立合资公司,达能与光明乳业在酸乳层面实质上的合作已经结束。此后,达能将其酸乳子品牌“碧悠”转交于蒙牛乳业经营,光明乳业因此获得8000万元补偿费。

     光明乳业昨日表示,在注册商标与技术合作期间,达能品牌相应产品的销售收入占光明总体收入有限。“自2001年光明乳业收购上海达能和广州达能三个企业至今,达能品牌的主要经营区域在华东和华南地区”,光明表示,“这部分收益仅占上市公司总收入的4.2%。”

     长期研究达能中国战略的上海通和企业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合伙人郑峥嵘就此指出,达能一直谋求增持包括光明乳业在内的中国合作伙伴中的股份,进而达到产业整合的目的,“不过这一企图在光明乳业被收归上海国资系统之后,彻底成空。”

     去年8月,上海四大集团公司整合而成的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并将发展目标锁定为六大产业。其中,光明乳业担当了乳业发展的功能。

     “光明集团成立后,达能在光明乳业中的角色已经很尴尬了。”彭丹雪告诉记者,达能退出实属“意料之中”,只是以何种方式退出,此前尚不清晰。

     ◇相关新闻

     “可的”售价2.26亿

     光明乳业昨天发布公告称,公司已经与农工商超市集团公司达成协议,上海可的便利店有限公司81%股权的转让价格确定为2.268亿元。

     今年7月,光明乳业曾发布公告,称已与农工商超市集团公司签订了意向书,拟向农工商超市转让光明乳业持有的非主营资产上海可的便利店有限公司81%的股权,具体价格有待协商。

     光明乳业昨天的公告称,今年上半年,可的便利店的销售收入占光明乳业的19.4%,净利润占7.8%。

     光明乳业与农工商超市同属上海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公司。两家公司便利店领域的资产整合一直为业内所关心。此次资产转让,被市场普遍认为是上海食品类国资重组后成立的光明食品集团“合并同类项”式整合的一个方面。
                                                                              (记者 王诚诚)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