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产品连创名牌

〖2007-10-14 10:42: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发表评论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江丽
 


    最近一段时间,身在山东青岛平度大泽山镇的葡萄种植专家昌云军显得格外忙碌,不断接到来自各地的订货电话,他的园子里结出的4000斤“葡冠”牌葡萄已经销售一空。更让人吃惊的是,他的葡萄在超市里每盒售价268元,是普通葡萄售价的近百倍。 

    昌云军的葡萄又名“金手指”,口感好、含糖量高,市场反响极好。但在他看来,“好品质不一定就代表好价钱”。对于这个品种如何叩开市场大门,昌云军有着自己的一套思路,那就是走品牌化之路。在他种植的“金手指”葡萄连续两年获得“中国最甜葡萄状元奖”后,昌云军就给这种品种的葡萄注册了“葡冠”的商标。 

    品质加上品牌就等于高身价,昌云军告诉记者,今年9月份上市的这4000斤“葡冠”葡萄,其售价和成本之间,有几十倍的差距,效益和利润可想而知。 

    享受到品牌化好处的,又何止昌云军一人?济南章丘的大葱因为“章丘大葱”这个品牌,身价由几年前的不足一元一公斤,涨到现在近10元钱一公斤;普通芹菜价格每公斤2元钱,但平度“马家沟”芹菜每公斤却能卖到40至70元,而且供不应求…… 

    市场经济就是名牌经济。为改变山东省农产品有“特产”无“名牌”的困境,近年来,山东省实施了农业品牌战略。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快速发展,平均每年以11%的速度递增。截至去年底,山东农产品商标达1.75万个。这些农产品品牌,不仅成为农业企业进入市场的“通行证”和“金字招牌”,而且众多农产品注册商标本身价值也水涨船高,成为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  

    “品牌农业让平度农民尝到了甜头!我们通过发展品牌农业,全市农户户均增收达1700多元。”平度市委书记王中对记者说。 

    《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山东省要争取在“十一五”期间,在全省形成具有鲜明特色、较强市场竞争力的8个优势产业带(区)、11类优势农产品和100个名牌产品。可以想见,未来山东省农产品的品牌之路将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信息分享: